《冬之灵感》等作品,像宋代山水画一样,将水平线抛掷于观者之后,置观者于构图中央,使人感到创作者亲自面对宇宙之广大无垠。“他用这些作品传达的是区别于西方画家哲学性、几何化的抽象,形成的是用世界性色彩语言组成的‘属于中国’的诗意抽象。”戴浩石说,“这就好比莫奈的作品,是打开的窗户,让观众在外面欣赏;而朱德群的作品,如《自然颂》、《绿色活力》,则是用米芾、郭熙的视角,把观者‘推’到画作之中。”他将时间与空间、线条与色彩、日常与超常,一一闪现,并将书法性挥洒与体块之间的运动痕迹演绎为更加雄伟壮阔的精神现象,绘画的平面和有限被更为真实的触觉和丰富的联想所突破。
西子湖的波光云影“缺席”,范宽巨然的迷蒙气韵“缺席”,朱德群的笔下,是光的变幻、风的流动,与季节的交替。有人说,看朱德群的画,如同淋了一身油彩。——他不在东方,也不在西方。
“我是一个汉家子弟,可我一直在追求将西方的传统色彩与西方抽象画中的自由形态,用中国的阴阳和合的精神链组合成新的画种”
30年东方,60年西方。可朱德群总在。
90岁的朱德群始终以“中国人”自居,甚至在1997年12月,朱德群荣膺法兰西学院院士、成为法兰西学院200年来首位华裔院士和首位东方艺术家,他在致答辞时表示了这样的态度。
在展览中展示出朱德群工作和生活中的照片、实物及影片。朱德群在巴黎郊外维特利镇的画室,庭院中青竹翠柏,有用不完的笔墨纸砚——“他在去年买了很多宣纸和亚麻布,因为他还想画画,水墨作品还没有达到他想要表现的程度,可是病得太突然了。”董景昭说。在这样的环境里,他的时间分配于画家的画架和文人的书桌之间。他保留色彩给白昼世界,黄昏暮色时分则只使用水墨;在艳阳的光辉中,他是宇宙华丽的颂扬者,然而日落之际,书法的感性和审思超越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