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3日晚,北京,亚洲大酒店内热闹非凡。北京保利国际拍卖公司(2005年7月1日成立,以下简称“保利”)春季拍卖会(以下简称“春拍”),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晚10时49分,北宋书法家黄庭坚作品《砥柱铭》的专场拍卖活动正式开始。这是中国大陆首次为单件作品举办专场拍卖会。这幅书法作品的起拍价为8000万元。在短短23分钟内,经过70余次叫价,一位场外买家以3.9亿元的出价,结束了这场“鏖战”。算上12%的佣金,《砥柱铭》的总成交价为4.368亿元,刷新了中国单件艺术品拍卖成交价的纪录。
让人惊讶的是,此次春拍的总成交额超过33亿元!而就在两周前,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嘉德”)举办的春拍,以21.28亿元的总成交额,刚刚创下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新纪录!
投资回报率超过20%
“我不想用‘热’这个字,更喜欢用‘成熟’来形容中国的艺术品市场。这更能反映其中的价值和内涵。”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得主黄君这样告诉环球人物杂志记者。他认为,这种“成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艺术品市场经营者(主要是拍卖公司)的行为越来越规范;二是艺术品的拍卖价格与真实价值越来越吻合,好东西能卖出好价钱。“‘盛世收藏乱世金’。社会动荡时期,人们都爱收藏黄金,艺术品根本不值钱。现在,人们开始重视艺术品收藏,说明我国经济和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