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利执行董事赵旭与黄君不谋而合。赵旭认为,2010年春拍的成功,可以视为中国艺术品市场成熟的标志。“判断艺术品市场是否成熟,主要有3个标准:市场的不可替代性,艺术品的流通速度和数量,以及资本介入的规模和风险。就成熟度来说,中国艺术品市场目前已经达标了。”
过去,中国的艺术品市场一直不温不火,一些人靠“投机”从中渔利——低价买入,天价卖出。对此,赵旭认为,在一个规范的投资市场上,这样的情况十分罕见。“艺术品市场成熟后,参与者越来越多,价格越来越公道,投资回报率会趋于一个合理、稳定的数字。”
据专家介绍,目前,我国书画类艺术品的投资回报率,保持在20%以上。而且,与股市相比,投资艺术品市场,风险要低得多。
大量赝品混入市场
然而,随着艺术品市场越来越火爆,临摹者、造假者蜂拥而来。
7月的一天,环球人物杂志记者走进了赵旭的办公室。当时,他正在和几位专家鉴定一批拍卖品。“假的,退回去吧。”有些卷轴还没被完全展开,就遭到“枪毙”。还有一些作品,由于专家无法立即鉴定其真伪,被放在一边等待“宣判”。
《砥柱铭》是赵旭为了筹办保利成立5周年春拍,亲自从一位台湾藏家的手里收来的。然而,从今年3月17日被展出开始,这幅书法的真伪就成了一个热门话题。有藏家指出,《砥柱铭》错字连篇,是赝品。这让赵旭十分无奈。他向环球人物杂志记者透露,很多权威专家,包括著名书法家启功、故宫博物院客座研究员傅申等,都鉴定过《砥柱铭》,确认它是真品。而且,从宋代到民国时期,各代名家在《砥柱铭》卷后留下的跋(写在文章、书籍等的后面,说明写作经过或评介内容的文章),就有6米多长。赵旭说:“不论《砥柱铭》是不是黄庭坚的真迹,仅凭卷后的这些跋,它就值4亿了。” 黄君对黄庭坚书法的研究,已有几十年,他对《砥柱铭》的真实性也毫不怀疑。“一些藏家认为它是假的,我可以理解。这幅字有它的特殊性——这是黄庭坚转型时期的作品,与他之前、之后的书法风格都有所不同。但我敢说,它就是真的。”黄君还开玩笑说:“如果黄庭坚活过来看到这幅字,他会说:‘这的确是我写的,不过写得不好,让大家见笑了。’”
不少人怀疑《砥柱铭》是赝品,是因为在目前的艺术品市场上,造假现象泛滥成灾,“拍假”和“假拍”屡见不鲜。“拍假”是指拍卖行把赝品当成真品来拍卖;而“假拍”则是指卖家和拍卖行联手,自卖自拍,将拍卖品的价格炒高。“中国的《拍卖法》里没有规定拍卖行要百分之百地确保拍卖品的真实性,也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来约束‘假拍’行为,主要靠拍卖行的自律。”黄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