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皎个展今日开幕,比较特别 2010-11-11 17:21:42 来源:今日艺术网 作者:李飒 点击:
今天,“没有一个文化是单一而纯粹的”。当代艺术必须放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来理解。对水墨而言,面对“价值”的剥离,面对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与融合,什么是我们文化的“主体性”?我们有必要在新的思想、观念、语言媒介的介入下,对传统背后曾经代表的文化价值理念进行新的反思。

“中国作为一个经济超级大国的崛起”是二十一世纪头十年里全世界人们阅读最多的新闻故事,[5]超过过去十年来所发生的9?11事件、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等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的事件。

 

2009年中国已经取代德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出口国,2010年第二季度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经济的快速发展也给中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和挑战。

 

二、后现代主义与中国的关系

 

当代艺术,是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理解的。2006年美国艺术家波洛克的一幅艺术作品拍到了一亿四千万美金,这仅仅意味着作品的价值么?不,是美国文化卖到了世界的最高价。中国当代艺术,是美国主导下的全球文化——后现代消费文化的一部分。客观地说,从历史上看这具有合理性因素。后现代主义对中国文革时期形成的“泛政治化”、过度意识形态化的文化形成了消解,它是那个时期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对世界持更开放态度的一种反映。但在今天,随着中国和世界所发生的深刻变化,中国所面临的文化问题已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后现代主义已很难作出应答。

 

1,后现代主义是一个时期的概念。

 

根据詹明信在《后现代主义,或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一文中所言,在西方,后现代主义从根本上与资本主义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晚期资本主义的后工业经济模式——相对应。在这一阶段,资本的扩充已达惊人的地步,资本的势力已延伸到许许多多此前未曾受到商品化的领域里去。工业生产已不是这一阶段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后现代消费文化的“属性、形式与价值取向,纷纷从再现转向再生产,目标是服从商品化与市场需求”。[6]

 

而中国当下的社会经济背景并非如此,中国正处在转型社会中,虽然2006年1月1日起中国已不再对农业进行收税,但仍有超过60%的人口依赖于从事与农业相关的产业维持生存。当下的中国是一个半农业社会、半工业社会、局部大城市存在后工业社会的复杂混合体。后现代主义与中国当下的社会经济形态并不相符。或者说,对应于中国多元的经济形态,后现代主义应成为中国多元文化的一部分,但不应成为主要的部分。

 

2,后现代主义主要特征之一:“历史感的消失”。

 

“历史上的过去消失了,历史上的未来和任何重大的历史变革的可能性也不存在。后现代主义对历史有自己的理解,那就是历史只存在纯粹的形象和幻影。”[7]

 

后现代主义使全球文化所进入所谓的“后历史时期”,成为“一个单一的巨大共同体”[8]。它以全球文化的“美国化”剥夺了其它国家文化的“主体性”。“符号”对于传统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凝聚了前人世世代代的经验并使之永生不朽。后现代主义通过这样一种手段——以商业生产的模式对全球其它文明的文化符号粗暴地“肢解”、“拼贴”和“滥用”——从而剥离了文化符号原有的文化内涵,切断其历史根源,实现了对其它文明历史、文化、价值的剥夺。中国当代艺术恰恰表现出这些特征,这与西方的诱导有关,也与我们的主动迎合有关。中国当代艺术面临着“历史断裂”、“身份丧失”及成为西方文化附庸的困境和可能。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