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艺术“场”,培养观众应提供服务
记者:有些当代艺术作品十分前卫、抽象,可能很多观众看不懂,怎么办?
周春芽:就拿这次“英国制造”的展品来讲,一定有很多观众看不懂,可是不能因为要照顾到中国的观众,就让英国艺术家按照中国观众的想法来创作吧。因为教育经历、审美经验等各方面的原因,观众一定会有差异性,而艺术是一项创造性活动,照顾不了每一个观众,如果一味迎合观众的口味,艺术必将失去自身价值。
怎样调和这样的矛盾?艺术是需要一个氛围,一个“场”的。我觉得要办更多的展览,加强艺术教育,提高全民文化素养,让观众能近距离接触艺术作品,融入到艺术氛围中来。
德尔芬·爱丽尔:在英国,不是每个人都喜欢艺术,可是,在英国的各个城市,不光是伦敦这样的大城市,大大小小的美术馆遍地开花,艺术无处不在,人们很容易就能参与其中。观众可以看不懂,但是有观众去看,有了这样的艺术氛围,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了解艺术,爱上艺术。
另外,当观众看不懂作品需要帮助时,美术馆或其他艺术机构应该提供相应的服务。像这次展览,考虑到文化差异的问题,为了让中国观众可以看懂“英国制造”,我们特别培训了一批志愿者,为观众提供导览服务。
因为看不懂,交流才更有意义
记者:此次“英国制造”艺术展是由周春芽做“媒”,德尔芬·爱丽尔促成的。为什么两位都如此“给力”?
周春芽:成都的老百姓、艺术院校的学生,不可能人人都到英国去看展览。而原作和照片的意义是不同的。现在在家门口就可以欣赏到世界重要艺术家的原作,一定会对成都的当代艺术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也许现在很多观众会看不懂这些作品,但正是因为看不懂,这样的交流才更有意义。
成都是除北京、上海外,当代艺术最有特点的城市,可成都办展览的次数远远少于这两个城市。成都应当通过举办各种交流活动和展览营造艺术氛围,这样,艺术家才可能越来越愿意在成都呆下去。
除了将国际化的展览请进来,成都的当代艺术家更应当走出去,在世界艺术的舞台上亮亮相,可是现在这样的机会还太少。
德尔芬·爱丽尔:其实,我们也想从中国当代艺术家举办的展览中了解中国。同样,我们也希望能把英国当代艺术的创意和成就展现给世界各地的人们。
英国文化协会收藏了1650名英国艺术家的8500余件绘画、雕塑、摄影、装置以及摄像等作品,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代表了英国当代艺术的历史。每一年,英国文化协会都会将展览带到世界各地。它们就像多功能的越野车一样,把英国艺术的成就运送到世界各地。
【编辑:马海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