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科:80年代只是一面镜子 2011-01-11 10:33:49 来源:《东方艺术大家》 作者:郝科 点击:
四处游弋的白衣飘飘的诗人、表情严肃的平民哲人和居无定所的画家村落构成了书本中浅显描述上世纪80年代文人们整体精神价值的固态范本。

1980年代的中国

 

四处游弋的白衣飘飘的诗人、表情严肃的平民哲人和居无定所的画家村落构成了书本中浅显描述上世纪80年代文人们整体精神价值的固态范本。而作为那个时代模糊的亲历者,我感同身受的却是每日在上学途中与小伙伙伴们玩的简单的自创游戏和坐在黑白电视机旁等待《花仙子》等日本动画片上演时的欣喜心情,以及父母终日忙碌于工作和我与姐姐的衣食住行间的日常琐事。长大后通过别人的言传和书本凝缩语言的描述,渐渐地知道了一些那个年代中关乎“人类终极精神价值”的人和事情,——85新潮美术的风气云涌、读书热潮的遍地开花、以及朦胧诗派的单纯与灵性等——诚然,谁都无法否认80年代知识分子的精神探求对于日后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作用,但当我阅读一些当时尚且年轻、此刻已步入中年的文人们撰写出的对于那个年代精神境界绝对怀念的墓志铭式的文章时,头脑中总会幻化出今日的文化已死的奇怪幻象,同时又始终挥不去童年生活中简单且琐碎的真实记忆对于他们所强调的时代精神的世俗填充。
  
  朱其老师在新近的诗作《我们这一代的荣耀——献给某位今天得奖的朋友》中写道“80年代的中国,我一直相信是人类现代拯救最后一次回光返照”,我想这种隐含着对当下精神价值进行恶俗倾向判决的缅怀心态应该不仅止于朱其老师一人。作为对于自己年轻时代整体精神氛围带有初恋情感的个人化怀念,这种过滤后的美好描述本无可厚非,但若在当下的时代背景中照搬从80年代的社会环境中抽取出的行为和精神范本,是否真能成就一次中国文化和艺术的“伟大复兴”呢?——对于刚刚走出文革阴影不久的中国来说,上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确实为文化的昙花式复兴和创新提供了适合的社会基础。各类西方哲学、文学著作和资讯的引入瞬间切开了中国僵化政治意识形态的伤口,对于新鲜信息的渴求和经济收入的整体贫乏也成就了纸面印刷的黄金时代,正如葛红兵所说:“中国人没钱买电视、看电影,也没有那么多电影,于是就看小说,那是杂志风行的时代。杂志非常便宜,一个工人也订得起。那个时候,质量很一般的作品也可以印几万册。 ”,而视觉艺术的发展也在短短的几年时间之内完整演绎了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混杂的丰富样本。但就连那个时代的亲历者们也无法否认,在这种丰富性的构成之中包含着太多泥沙俱下的杂质,而这种杂质在当时的泛涌又让我恍惚看到了一种与今天的大众追求物质享受并无二致的时尚心态:对于潮流的追赶因面对着文革残留意识形态的束缚而显得更具对抗性和创新性的,但也注定无法摆脱普遍的流行本身所特有的盲目和狂热特性。只是在今天当洗尽铅华后留存下来的精神标志被统括入理论化的系统阐释之内时,我们更倾向于弱化其中所包含的大量的、与时代环境相关的流行性的精神取向。曾经看过一篇文章,文中描述了一位80年代的文艺青年因为买不起小提琴,所以特意从朋友处拎来一个空小提琴盒子上街闲逛并引来无数异性艳羡的目光,作者亦以此为引子称颂了80年代社会整体对于精神价值的崇尚,并不忘在文章结尾处隐晦地感怀了一番“世风日下”的当下生活。但在此处所谓的“文化”与“物质”在标榜自身生存品质的效应上已经成为了对等的符号,谁又敢说这位文艺青年的精神境界就一定高于今日通过信用卡透支来满足自身存在品质需求的那些“购物狂”呢?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