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巢,“放养”艺术 2011-01-26 10:20:18 来源:深圳商报 作者:刘瑜 点击:
他在昆明边缘修建了一个有如原始砖窑般的“土著巢”,在这个乌托邦似的建筑群落里过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填土挖塘、种瓜种豆、养鸡养鸭、写诗作画、钓鱼捏泥巴、垒砌高墙……他买了一头小公驴,觉得很像自己,包括长相,于是一块晒太阳、说说话,一块儿在露天的餐桌上用餐。

红色的光影变化,令人眼花缭乱
 

 

现场观展

 

“我是一只蝌蚪”

 

华-美术馆门外的水池里,这几天不经意地“盛”开出几朵硕大的不锈钢铸造的马蹄莲,衬着美术馆蜂巢般的外形,在冬日泛出冷冷的金属光泽。这件作品就出自传奇人物罗旭之手。5年之前,其同类作品已被深圳美术馆收藏。

 

从云南小城弥勒走来的罗旭,站在人前看似农民,很难将遍布华-美术馆三层楼的那些造型夸张、风格怪诞的各类作品与他本人相联系。此次展览呈现的是罗旭的系列新作《城市蝌蚪》,以及其从事艺术创作十余年来的建筑、绘画、雕塑、装置近两百件作品,同时,以影像、文献等方式还原罗旭在自建的“土著巢”里特立独行的生活和创作状态。

 

走进美术馆的一楼,犹如置身于一个“钢铁城市”,巨大的亦装置亦雕塑的作品一律采用不锈钢制做,而且布满了蝌蚪的镂空符号,配以红色或蓝色的声光变化,营造出一派眼花缭乱、光怪陆离的世界。有位参观者说,超出了自己以往的观展经验,就像来到了一个海底世界。

 

蝌蚪就像一个隐喻,代表了现实中无数鲜活的个体,“我,是其中一只蝌蚪”,罗旭说,小蝌蚪,有形而又无形,为万物生命之源,无处不在。

 

二楼有把不锈钢的椅子,是罗旭的日常所用之物,近看原为人体造型——“两手”后撑,“两脚”曲立,上身则为椅背,椅座为浑圆的臀部曲线。垂立的双手上戴着连串的镯子,而双脚则穿着精致的高跟鞋。

 

三楼有幅大尺幅的油画,名为《庄稼地》。火红的庄稼,地头一角绿色的小老头叨着烟斗。罗旭不反对这老头没准画的就是自己,他有个说法,“我是云南这块土地上的一颗种子,这块土地上的种子只有在这块土地上才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我迷恋这块土地,这是我的家。”

 

几年前,罗旭在画布上创作《公鸡时代》系列作品。他在自家院里养了两只公鸡,一只比一只毛光水滑,啼鸣清脆,毛发火一般红,走起来昂头翘屁股,“哥俩”常无故打斗,有时为争霸一只小母鸡,有时为独占一只小虫,两败俱伤……
 

 

 


【编辑:李云霞】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