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良:市区有三四十个创意园区,哪一个他都租不起 2011-01-27 09:11:30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马俊 点击:
为了创意产业,而赶走艺术家。看似荒诞,其实却有一个普遍有效的商业逻辑的内核。细细推敲,还真说不出这么做有什么不对。所以马良不打算呼应一些艺术家邻居死磕到底、当钉子户的提议。

呼吁一下

 

马良真不是哭穷,他很坦诚地算了一笔账。现在有七八家国外画廊代理他的摄影作品,每个画廊一年能卖出个一两张,每张作品价格一万到三万。卖出去以后画廊拿走一半,到自己手里的也就十几万了。现在这个230平方米的工作室每个月要6000元租金,之后,大概再也找不着这么高性价比的地方了。所以,“肯定对创作有影响”。马良打算今后改变一下创作方式。这几年因为工作室理想,他的重要作品都是在室内完成的。以后可能要多出去拍了,没准搞一点旅行创作。

 

但他还是很羡慕地说起了在西班牙的见闻。马德里烟草厂有一片很大的厂房一直空置着,后来有一批艺术家进去占领了。艺术家自发成立了管理机构,集资建了多媒体室、音乐厅,还排班轮流当值日生,打扫卫生、处理公共事务之类的。也不知道为什么,业主一直没太理他们,这一占据就是很多年。每年警察都来,例行公事说点“赶紧搬走”之类的套话,艺术家也就配合一下假装答应。实际上,这就是西方上世纪70年代以来的艺术家占领运动。城市里一切空置的空间,都有可能被一帮艺术家破门而入,鸠占鹊巢。但最终,他们也逃不脱被所有权和商业联手驱逐的结局。马德里烟草厂的厂房再好,艺术家也还是处于入侵者的忐忑中。

 

选择了艺术家这个职业,就意味着要接受时不时的吉卜赛式流浪。这几天,有的艺术家已经开始搬家了。有消息灵通的旧货贩子,在过道的墙壁上登出了“回收旧空调旧书籍”的手写小广告。到处都显露出了一些零落成别的味道。马良说应该呼吁一下,在市中心应该保留一点非商业的区域,然后他又继续转身打点行装。

 


【编辑:李璞】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