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饶松青之一:看不尽的风景 2011-02-18 09:48:18 来源:北京商报 作者:丛晓燕 点击:
我始终坚持在东方的文化气质里面寻找某种可以延伸的情感表达,也在考虑东方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到底有多大的可塑性与可能性,东西方绘画在艺术理念上有很大的差异性,东方绘画强调情怀的转述,借物咏怀、寓情于景等手法皆是艺术家在传达自身的一种生存感受与内在人格。

记者:您的油画作品里渗透着浓重的中国传统文人情怀。

 

饶松青:我始终坚持在东方的文化气质里面寻找某种可以延伸的情感表达,也在考虑东方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到底有多大的可塑性与可能性,东西方绘画在艺术理念上有很大的差异性,东方绘画强调情怀的转述,借物咏怀、寓情于景等手法皆是艺术家在传达自身的一种生存感受与内在人格,与西方那种客观对照物象的方式具有很大区别,这跟东方人骨子里的主观感性因素是分不开的。

 

记者:您怎样理解包括架上绘画在内的艺术的功能性?

 

饶松青:艺术不仅是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还应具有对视觉经验的探索、传播媒介的延伸与拓展,对人生存体验的深度挖掘等多重功能。

 

记者:据了解,您爱好收藏石刻,您绘画中的灰黯色调与古朴而厚重的实质相得益彰,这其中是否有着微妙的联系?

 

饶松青:两者作为不同的艺术形式而存在,其中必然有相近的本质存在。

 

记者:您的绘画作品中渗透着强烈的观念性,您怎样看它与绘画性之间的关系?

 

饶松青:优秀的艺术家会找到合适的艺术语言方式进行表达,这涉及到语言技巧,我们在创作中所面临的挑战性问题恰恰是如何准确而有魅力地表达,观念在日常生活中已积累并且形成,而更重要的是如何表达。但当代艺术对技术层面的变革过于依赖,这是科学精神对艺术指导的延续。这是一把双刃剑。当代艺术对传播媒介的延伸与拓展过度关注,同时对精神层面的深度挖掘却日趋匮乏。因此我们还面临一个课题,那就是如何确认并建立与当下相适应的价值体系。

 

记者:面对近几年来艺术市场对艺术符号性的注重,您如何看这种现象?

 

饶松青:艺术家不应只拥有某个单一的创作体系,尽管当今主流似乎认为成熟艺术家要形成一套固定的艺术模式,实际艺术家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可能会有几条并行的艺术轨道。同时我个人认为在艺术上不应有过多个人英雄主义情结,因为它所具有的排他性会成为我们对民主文化诉求中的障碍。艺术应该是多元化、百花齐放的,多种声音才能构成健全的艺术生态体系。

 

绘画是一种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有漫长的发展史,它在语言本体拓展所提供的空间有限,只能更多地从生存体验的深度挖掘对当下社会情境的呈现,去体现她在当下的意义。

 


【编辑:马海艳】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