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都适应不了官场规则 2011-03-29 17:58:21 来源:世界艺术 点击:
彭锋,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美学原理研究室副主任。第54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2011年6月将执掌中国当代艺术在世界最高舞台上的展览。

记者:“启迪”和“弥漫”的主题有什么顺接关系。您怎样找到了它们之间的关系?

 

彭锋:本届主题是启迪,英文可以翻译成光照,这个概念是一个基督教思想很浓的概念,因为基督教特别强调上帝的启迪、上帝的光照,上帝的灵光照亮世界。光明是美的。越靠近神,光就越强。用它来作为这一届威尼斯双年展的主题可以激发很多艺术家用光去做作品。但如果我也按照这个思路去思考那就不能体现我的智慧了,而且也有局限。因为咱们的馆太小,基本上不允许你做很多关于光的东西。更重要的是中国文化对光并不像基督教文化那么敏感。我的本行是研究美学的,西方人对美的理解是美是光,中国人对美的理解是味道,“羊大为美”,大的羊很美,并不是它长得漂亮,是因为它味道鲜美,吃起来好吃,很肥,所以中国人是用味来界定美的。这点从羊字转化到美子字的过程里就体现出来。于是,我就找到了“弥漫”这个主题,弥漫的中国味道。而且味跟光不一样,光是直射的有局限,挡住就看不见了,而味很软,很柔和,拐弯抹角的,是可以弥漫的、但是它也很有力量,可以无孔不入。所谓的光都有一个明确的源头,但是“味”,你看不到源头在哪里,“味”一旦弥漫开了,你就搞不清楚哪里是源头。

 

记者:您怎么定了“五味”而不是其他?

 

彭锋:气味是要有载体的,我就想用味道来做弥漫的载体。中国人强调“五行”,还有五味杂陈。“五味俱全”等。也不能是六味,六味就成“六味地黄丸”了。(笑)而且其他的味道也不接地气,葱姜蒜接地气,但是形而下,上不去。所以我要弄一个东西能上能下的,这样的话接地气,又有文化的意义在里面,阐释空间就大得多了。其实我当初要选牡丹花的,但又了解到威尼斯有很多牡丹园,会重复,现在的选择是荷花,它的精神比牡丹花要多一点。

 

记者:“接地气”是指药理性还是物质性?这是个很抽象的概念。

 

彭锋:我觉得主要是生命力。它生长在老百姓的生活当中,不接地气的东西一般不容易活,很容易死掉了,这几种味道在中国文化里面,这么几千年一直活着。比如说一些文化形式我们努力保护的其实已经在老百姓心目当中活不下去了。举个最不恰当的例子,我特别喜欢书法和京剧,但你看除了书法家写书法,还有人一直用书法吗?书法是非常好的艺术形式,非常好,但和现在老百姓的生活不密切。而味道总是和生活相关的。

 

“弥漫”方案受鲁迅、丹托启发

 

记者:网上有人说这一次威尼斯双年展策展人是内定的,你觉得呢?

 

彭锋:我可以这么说,几乎从一开始没有人想到会是我,所以包括网上的报道,威尼斯双年展的候选人没有一个报道引用我的名字。所以说这一次威尼斯双年展策展人内定这个说法是百分之一千不成立。因为在他们叫我去做策展人候选、提方案的时候我很犹豫,其实我的原则就是如果我没有想出好的主题是不会参与的。这个方案我想出来之后,至少在观念上我认为是没有多少人能够想出来的,我才会做这个事,这是我的一贯风格。也许有人会说我策展经验不多,但我认为策展解决的问题主要是理念和思路,而不完全是执行和资金。

 

记者:您对自己这个方案还是很有自信的。

 

彭锋:如果说要有因缘的话,两个人给了我最大的启发。其一是鲁迅,看鲁迅的文章让我想到两种味道药和酒。后来加成了五味。第二个启发我的人是丹托,因为他说艺术终结。今天的艺术就像中药一样,有两个特点:第一可以利用已有的资源,就像药铺里面的药可以随便抓,第二,你得有病,才需要——一定要有问题,药解决你的问题。所以丹托的艺术理论用一个最通俗的、中国人都容易接受的方式讲,就相当于抓药。抓出来,解决问题。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