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国良 当代画家
史国良:在中国所有的这种诉讼官司,关于艺术品的,几乎没有赢过的,
三年前,史国良听到很多人用这句话劝他时,他并不服气。当时他正在发起一场诉讼。起因就是他发现一家拍卖公司正在拍卖自己作品的假画。
史国良:我就打了几次电话,后来他们说你要发传真,我就发传真给他们,他说你放心好了,史先生,我们一定接受你的建议。在当时拍之前我还给他们打电话去,告诉他们,我说这个假画你们不要拍。他们后来还是拍了。
拍卖行这种知假拍假的行为让史国良非常愤怒,但在拍卖行他听到这样的说法。
史国良:他说经过我们的专家鉴定,你的画就是真的。那你要不服的话,你可以去告我们,我们不怕。但让史国良没有想到的是,官司还没开打,他就遭到了一些拍卖行的所谓封杀。
史国良:我们从此不再拍他的作品,因为由于他这种随意的打假,随便的打假,破坏了、影响了我们正常的经营,所以要集体封杀
史国良原本希望,通过打官司,以法律手段维护公平和自身的信誉。但在诉讼过程中,却遇到了诸多以前没有想到的困难和阻力。
史国良:甚至有些人说,画家他也可能参与作假,他的画原来不值钱,现在升值了,那么别人拿那个画出来的时候他会心里边难受,来否认这张画的真假。还有的就是他自己本身品质有问题,他有好多好多这种歪的理由来摸黑画家,不让你说话,把你的话语权剥夺掉。
史国良为了搜集证据,也和一些拍卖行有了更多的接触,更多地了解这个行业的一些潜规则。
人家来劝我,说史国良,你得给人家留碗饭吃,很多人要指着这个吃饭呢,造假是历来都有的事儿,要没有造假这个事儿就不好玩了,都是这样的一种态度。
顶着拍卖行的威胁和各种言论压力,他的官司风风雨雨打了一年多,画家有充分证据控告拍卖行卖假画侵犯其著作权,可是结果却不像一般人想象的那样会赢得干净利落,双方最终选择了和解。
史国良:你说算赢了吗?我没赢,你说输了吗,他们还给我一个致歉声明,这个广告版里面就是这么一点,声明其实特别无奈,他们并不是给我话语权,并不是承认它们是假画了,所以一点力度都没有,气得我在家里想不出辙来,画一只漫画,叫狸猫换太子,医生抱着一只黑猫,跟人家说这是你孩子,这是真的,硬要塞给你一个。
与史国良有着类似的遭遇的还有吴冠中。2008年,上海买家苏敏罗以253万拍到一幅吴冠中先生的《池塘》,找吴老先生鉴定时,吴冠中亲笔写下“此画非我所作,系伪作”。而当买家拿着这样的证据去打官司时,案子仍然输了。
吴树:我打电话说老头子在那拍桌子,拼命的拍,我画家自己没有权力去鉴定自己的画,
史国良:你要硬去碰的话,您一定会败下阵来。每年几乎都有类似这样的诉讼官司,没有一场是赢的,都是因为有一个《拍卖法》在这儿,一个免责条款,都不承担责任
主持人:刚才的节目中我们看到,画家史国良的维权路走得异常艰辛。这就不难理解,市场上为什么总能买到赝品了。那么,在画家、拍卖公司、买方这条艺术品收藏的产业链上,为什么拍卖公司可以毫无顾虑地拍卖假货?拍卖市场上,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主持人:前面的节目中,我们看到,高回报背后赝品横行,拍卖市场假货、赝品泛滥,让人真假难辨,发现赝品之后,不仅收藏者难以维权,连画家本人亲自出来打假,面对李鬼却也无可奈何。拍卖公司为什么敢于公开拍卖假货?拍卖乱象背后到底有没有那把所谓的遮阳大伞,接着来看记者的调查。
吴树告诉记者,拍卖市场上之所以假货泛滥,黑幕重重,关键一条就是《拍卖法》这把遮阳大伞。
吴树:有些拍卖公司明知道一些是不可靠的东西,因为有这个免责条款,我卖错了你买错了我不要负这个责任,所以有的小拍卖公司一上场甚至一大半都是赝品。
吴树说的这个免责条款是指《拍卖法》第61条第二款的规定:拍卖人、委托人在拍卖前声明不能保证拍卖标的的真伪或者品质的,不承担瑕疵担保责任。也就是说,只要拍卖人、委托人在拍卖之前声明不能保证拍品的真伪或者品质的,拍卖之后,即便是赝品,也无需承担相应的责任。
史国良:《拍卖法》是站在拍卖方的利益上,所以就是比如画家本人,作者本人,或者收藏家,或者消费者,他们一旦受到,权益受到损失的时候,《拍卖法》不能保证他们的利益。
那么这个条款究竟是如何出台的呢?记者找到了当初起草《拍卖法》的王凤海。他告诉记者,之所以在《拍卖法》写下这样的免责条款是因为文物艺术品鉴定起来很困难。目前,文物艺术品鉴定一共有三种方式,但是没有一种可以达到100%的准确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