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是刻在骨子里的东西 2011-04-09 13:09:46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周正阳 点击:
4月2日,“1+ 1:两岸四地艺术交流计划”在何香凝美术馆开幕。内地、香港、澳门、台湾四地艺术家以地区为单位分组后随机挑选组合,每一组合将根据主题展开自己的交流活动,将他们“共同创作”的过程和成果以艺术作品的形式公诸于众。

跨域合作,“1+1”能否大于2?

 

为何要以城市为单位,进行跨地域的艺术合作?“1+1计划”内地策展人王晓松透露了跨域合作的文化背景及开办初衷:“在全球化口号下,‘盲从’好像是个普遍的现象,艺术创作上也雷同沾染了这个气息,北京的艺术摹仿纽约,而广东、福建的‘地方艺术’跟风北京,最终形成一个恶性的逻辑怪圈。两岸四地的现实变迁,让我们这些每每在当代艺术中追问所在何处的人,有机会设想从‘交流’发展出一个回避这种逻辑侵害的艺术方式,哪怕是仅仅对交流形式的抽象理解。”

 

不过,以往跨地域艺术合作总是止步于“交流论坛”和“合作办展”的层面上,各地艺术家“联手创作”却较为罕见,跨域合作由“纸上谈兵”向“真刀真枪”过渡,尝试可谓大胆,但能否实现预期效果呢?

 

正如“1+1计划”主策展人、深圳何香凝美术馆艺术总监冯博一所料,像电视相亲节目《非诚勿扰》那样,把来自不同地域、志趣相投的艺术家进行“速配”,其最终结果的成败优劣必定是多样化的:“我们从一开始就预设了三种结局———‘成功、勉强凑合、合作破裂’。巧合的是,这三种形态都在本次计划中出现了,而且‘症状’很典型。”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