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是刻在骨子里的东西 2011-04-09 15:20:34 来源:中国书画报 点击:
中国画这么多年为什么落后?因为它本身就存在着复制自己的现象。无休止的复制从积极的角度说,可能锤炼了笔墨功夫。但是,它却束缚了画家的思想,泯灭了画家的创造力。作为当今的艺术家,既然意识到了这点,就要解决这个问题。

郭庆祥说,这些都是他多年学术研究、积累的成果。“什么是好的艺术品?怎么才能准确地认定好的艺术家?这是收藏家必须做的功课,收藏不能盲目!”

 

在曾经见诸报端的文章中,郭庆祥多次提到艺术创作者、评论者和收藏者的“社会责任”与“文化担当”。他坦言自己既是艺术品收藏者也是评论者,在艺术品收藏过程中始终坚持艺术评论。“2007年,我针对中国当代艺术中的某些丑态图像、低俗作品遭到疯狂追捧的市场乱象,连续发表了三篇署名文章提出批判,将那些作品斥为‘文化垃圾’。而后又对美术界存在的创作麻木现象、管理机制阻碍美术发展等现象,提出过批评意见并公开发表。这些都是正常的文艺评论行为,不存在针对个人的言论攻击或名誉侵害。这是当下一名艺术品收藏者、评论者正常的社会责任和文化担当。”

 

流水复制的作品根本不含有艺术家的情感,可以说和艺术毫无关系。

 

话题回到这场官司上来,郭庆祥说:“《艺术家还是要凭作品说话》这篇文章发表后,范曾就主动站出来,认为说的是他,正说明我描述的美术创作中的浮躁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不仅如此,还说明书画界存在着山头林立、霸气十足的现象!”“中国传统文化是学识的文化,更是涵养的文化,一个没有涵养的人,绝不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传人。范曾曾以‘中国传统绘画的继承者’自居。可是,一见到批评,马上怒不可遏,一个有涵养、有修养的艺术家是不可能这样对待批评的。这正说明我的文章批评对了!”

 

郭庆祥告诉记者,他首次收藏范曾的作品是在1994年。有朋友介绍说,范曾在法国购买房产遇到困难,想请他帮忙,他当即订购了范曾200幅中国画,4000元一平尺,一幅画12000元。事情定下后一个月左右,范曾就完成了100幅画作。郭庆祥感到很吃惊:一个画家怎么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画这么多画?他怀着疑问来到了范曾在北京的画室,想看一看那后100幅画的创作情况。结果却让他更加惊讶:很多3平方尺的宣纸被磁铁整齐地吸附在墙上,题材与前100幅没什么区别,不外乎是“老子出关”、“钟馗”、“达摩”等等,每一张画全是先画同一个部分,再画另一个部分,采用的完全是“流水作业”。他惊叹:这几乎就是一个生产车间!从那一刻起,他对这位画家的美好印象和崇拜之情完全失掉了。他觉得这个行为根本就是在“骗钱”。

 

最令郭庆祥气愤的是,范曾亵渎了公众资源。他利用大众媒体把自己吹嘘成“国学大师”、“绘画大师”,然后拿毫无创造性可言的东西去欺骗大众。其实很多画家都在程式化、模式化地进行千篇一律的创作,但至少他们是在一张一张地画,而范曾确是一道工序一道工序地画,纯粹的流水作业、批量成产。即使是工艺品,也该有个工艺制作标准,而他连个工艺制作标准都没有。这种行为应该属于“文化欺骗”。他那些流水复制的作品根本就不包含一个艺术家的创作情感,甚至可以说和艺术毫无关系。这违背了艺术创作的规律,因此它们不是真正的艺术品。

 

艺术家应该“引领”大众审美,而不是“迎合”

 

当记者问及当初写这篇《艺术家还是要凭作品说话》是出于什么目的、要起到什么作用时,郭庆祥说:“是针对中国当前太多的画家的浮躁心理。中国今天的很多画家,只研究作品价格,不研究作品价值。画家站在市场的平台上,自己炒作、自己策划、自己吹拉弹唱搞宣传,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研究艺术。他们把自己变成了娱乐明星,迎合着趣味不高的世俗。只要有名就能卖画,工夫全下在了怎么出名上。还以范曾为例,他走的是明星路线。一方面流水线生产作品,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各种社会关系经营‘礼品画’,送礼需要画的都找他。他找社会名流为他捧场、帮他推销,拉大旗作虎皮。这么多年来,他没有在美术馆办过有学术价值的展览,他所搞的展览都是商业展,目的是为了下一次拍卖交易做铺垫。这种书画家明星化、娱乐化的现象在书画界越来越普遍。”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