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是刻在骨子里的东西 2011-04-12 15:48:03 来源:新浪收藏 点击:
我们的现代艺术自觉意识还很迷茫或模糊,或者说处在一种没有具体方向的阶段。我觉得理论批评应承担起这样的责任。可以说,目前中国的批评几乎全面陷落,这是中国当代艺术的悲哀之处。

二、抽象艺术与现实主义艺术的对峙

 

20世纪30年代,以苏联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与以美国为主的“抽象主义”形成两极对抗阵营。事实上,苏联提倡的艺术类型在方法论上反映了一种黑格尔主义的美学方法,即以文学为中心的反映论——艺术是模仿的或再现的。这种“积极的反映论”的最高表现形式经由浪漫的现实主义和社会的现实主义发展而达到顶点。因此,我们不难理解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与抽象艺术相抵牾的原因。

 

关于美国的抽象表现主义,它的思想根基主要受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理论的影响。20世纪上半叶巴黎的堕落预示了现代主义的失败,纽约的崛起也意味着一个新的开始,艺术家的价值观从社会转向个人。正像卢森堡所指出的那样,美国出现的抽象表现主义艺术表达的“不是一种理智的,哲学的或社会理想的,而基本上是个人的、感觉的、心理对当今生活所起的作用”。他把艺术家的创作经验归结为日常生活经验对人产生刺激作用的结果。这种美学观显然受到了杜威“艺术即经验”的实用主义的影响,杜威认为,经验就是人在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中发生关系的结果。他还特别强调了艺术中的经验与生活中的经验之间连续性,也就是说它们是模糊性。可以说,杜威的美学观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美国现代艺术的观念。

 

我最近正在研究黑山学院的教育与现代艺术的关系,我就发现黑山学院对美国现代艺术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在研究30年代黑山学院艺术教育的过程中,我就感受到德国包豪斯对黑山学院产生的重要影响。当时黑山学院的创始人莱斯想邀请一个很懂艺术学院教育的人来指导该院的发展,于是他特意向纽约现代美术馆建筑部的策展人咨询意见,这位对包豪斯非常熟悉的专家直接向莱斯推荐阿尔伯斯夫妇,正值他们于1933年来到纽约教学,后来也被邀请到黑山讲学,当时《纽约时报》发表一个社论“阿尔伯斯夫妇到来预示着美国的艺术教育新时代的来临”。他们为什么对阿尔伯斯有这么大的期待?带着这样的疑问我继续研读黑山学院与美国的四、五十年代艺术的关系。后来发现阿尔伯斯在黑山教了很多包豪斯时期的色彩和构成课程,并把学院之外的现代艺术系统化的纳入到教学之中,也就是说,请了很多院外出色的艺术家(凯奇、蒙德里安、莱热、格罗皮乌斯等),这就对后来美国的“几何抽象”、“极简艺术”、“波普艺术”影响很大,培养出了如肯尼思?诺兰、马瑟威尔、劳生柏、汤布里等一大批非常出色的艺术家,他们后来奠定美国艺术在世界上的影响地位。所以,只有从艺术谱系的角度看黑山学院的艺术教育作用,我们才不难理解,美国后来为什么会出现从“抽象主义”到“极少主义”这样一个发展过程。

 

因此,我认为研究现代艺术现象,还是要把它放在一个语境中去考察,或放在历史线索上来追溯这些艺术现象的关联性。当然,如何清理这些艺术线索的本质联系也是现代艺术理论的基础。除了艺术本体的问题,我们也不能忽视艺术与意识形态的关系。我们可以说,美国抽象表现主义除了艺术自身发展的逻辑,也与外部因素的推波助澜也有关。与那个时期美国在政治文化政策上把抽象表现主义作为“冷战”时期意识形态的武器有关,当时它是被作为美国现代文化价值观的标志。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