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ERMARKET AND《CAPITAL》
“超市”和《资本论》
——艺术碰撞哲学
主办: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
协办: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时间: 2011年3月29日,下午14:00-18:00
地点: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多功能厅
嘉宾: 格尔德-柯能、王久良
主持:王春辰,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部,
朱子娟, 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
王久良:我简单介绍一下“垃圾围城”这个项目,这个片子我是从2008年10开始拍的,一直到2010年4月份,直到现在三月份刚刚把我最后一个《垃圾围城》的项目做成纪录片。在这两、三年中,我实际自己走过的垃圾场有四百多座,而每一座垃圾场的标准基本都在十万平米,一些小型的垃圾场不包括在内,根据北京市管委最新公布的数据存在于北京周边五环到六环之间,垃圾场上千座,一千多座,可能经过我个人的努力或者说最终公布的数据,一个很严峻的事实,北京确实是被垃圾包围的城市,如果我们不亲自到现场的话,对现场的状况,垃圾场对人周边自然环境的影响没有具体的认识和直观的看法,而我的作品仅仅是为了弥补这个不足,借助我个人的行动,我想让大家看到这个事实。
柯能:我们在谈论这个问题时候,前面有一个设定,它是一个资本主义现象,总的来说它是一个高度发达的消费社会所产生的问题,很早时候就已经开始有人对资本主义的各种生产方式提出置疑,最关键问题在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下有少数资本拥有者,另外有很多靠薪水才能够生活的工人,工人生产出来很多产品,但是却并不意味着他们能够有消费这个产品的权利,也就是说工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受到剥削,他们非常贫穷,只有那些富有的人,他们的消费方式才是过剩消费,西方社会很早就已经开始对现在的社会以及引发的一系列问题进行思考和批评,现在我们有必要把批评的参考值和纬度进行扩展,中国在过去的这些年里经历了非常迅速的经济发展,大家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同时也有很多负面的现象,王久良先生在片子里面也说了,我们的经济发展只是一个方面,并不代表着一定是一种进步,而是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层面,在这个层面当中,我们面临着很多各个方面的问题,不只是经济发展问题,还包括整个环境以及社会生活、文化艺术等等以及各个领域。
现在资本主义社会,它的一种生产方式就是不间断地生产出越多越多的商品,同时技术方面的革新也在人为的加速,比如我们现在有不断更新的手机产品,或者不断上市的新款汽车,这是一种人为的革新,也意味着这个产品很快的老化和退出,这也造成了我们整个人类的生活方式发生了一种极端改变,我们现在社会的生活方式也在适应着大量的生产和产品过剩的状况。
王久良:我觉得柯能先生提出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就是在资本主义所控制下的生活方式,我们一起来探讨垃圾所形成的根源时候,并不是说我们政府部门天天在说着垃圾分类,解决,或者说焚烧等等,我觉得都不是解决垃圾问题的根本,所以我想请教一下柯能先生,因为我们中国垃圾如此严重的现状,应该是最近十年的问题,特别从2000年后,因为从1978年改革开放,我们真正的商品经济建立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到2000年,仅仅是二三十年的问题,在那之前我们也有垃圾,但是没有垃圾灾难,我们知道德国也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国家,他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是不是也经过中国这个现象,而且你们当时有什么策略,以及学术界有什么更加深入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