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合影篇 2011-05-26 11:06:03 来源:星尚画报 作者:赵岚 点击:
何多苓的确少有符号,他的倾斜画布上,总是苍凉的大山,孤独的鸟,或者散发着浓郁抒情气质的女人肖像。何多苓说自己是个消极的人,而且很享受这种消极。30多年来,这几乎成了他的一种必要,在龙腾虎跃的当代艺术圈,由于这种消极气质,今天,他反而显得无比醒目。

 

何多苓近期作品《兔子夏洛特》

 

但此消彼长是一个永恒的轮回。何多苓的“落伍精神”至少为中国当代艺术提供了这样一种个案,那就是“泼皮顽世”“大家庭”之类的中国符号或中国概念在当代艺术的悬崖上跌落下来之后,什么才是最安全的?

 

显然,何多苓们为当代艺术的爱好者或者说收藏者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安全的平台——悬崖下的平台,几乎没有风险,但也不会有冒进与惊喜。

 

而它的另一个意义就是,如果撤回到这个平台上,中国当代艺术可以获得稍微的休整,假如再向前翻滚,就是先锋与前卫艺术大把撒的山巅,向后撤退,正是“伤痕美术”等建立起来的融合了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艺术的大本营。

 

正是如此,我们才得以在波澜起伏的中国当代艺术中,看见何多苓。

 

独家专访

 

星尚画报x何多苓

 

“通过女人,可以把我的技巧上升到形而上的高度”

 

这次展出了你的很多成名作,也展出了2010年以来你的诸多新作,比如“兔子系列”,我们知道,与之前作品相比,这些新作变化很大,比如颜料越来越稀薄,笔触也越来越复杂,能谈谈这其中的变化么?

 

这应该是我在技术上的追求,把颜色调得很稀,很流畅的笔触,像水墨画那样拉开来,在画布上,用笔的各个部位制造效果,我觉得画起来很过瘾。这个方法,谈不上先进,也谈不上落后,但在油画上还是很特殊的方式,我们学到的油画不包括这种技法。

 

这些新作技法上跟原来喜欢厚重的画法不一样,我觉得这是我在技巧上的一种突破。

 

你曾经说“技巧即思想”,是这样的么?

 

对,这是我正在追求的境界,画下去的每一笔,都应是最后一笔,它表现出我想要表现的东西,表现和效果完全统一,但这不是每次都能达到,而我力求达到。

 

欧阳江河将你的艺术风格或生活方式,归结为一种与传统文明相延续的“士”文化,但纵观你的创作,有很多却是与当今现代主义文学同构的一些题材,比如叶芝的,洛尔迦的等?

 

我觉得很多都是人类共同的经验,比如叶芝、洛尔迦,以及我比较喜欢的几个超现实主义诗人,我所引用的他们的作品,都是跟我的中国经验相符,看上去很远,实际上比较近的,比较内省。我常常引用一些符号,比如最近新作,我引用了拉斐尔前派的画,我用的是他们一些构图或表现形式,但引用过来都成了中国的东西,跟原画没什么关系。“5.12”地震后,我画了一个小孩子,就用了叶芝的诗句作为标题《偷走的孩子》,我就觉得他的诗歌本身与我们的处境十分贴切。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