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伤的原因很复杂 2011-09-14 12:30:45 来源:法治周末 作者:焦红艳 点击:
搞收藏的人,他们的东西也都是花钱买的,请你去鉴定,如果你说是假的,收藏的人可能面临破产,你说是真的,他才可以保值、增利。搞收藏的人,基本上是求利的,而考古学家应该是求真的,求真和求利之间很多时候是矛盾的,所以我认为考古学家不仅不能有个人收藏,也不能为私人收藏家或者私人博物馆鉴定文

鉴宝类节目俗不可耐

 

记者:您平时看电视台鉴宝类的节目吗?

 

张忠培:偶尔也会看到。低俗得不像样,市侩得很。那些专家,大多是没有像样学问的人。还是那句话,文物鉴定可以谈其历史的、科学的、艺术的价值,不能谈钱,但是在这样的节目中,却充斥着铜臭味,这还不是俗不可耐吗?

 

这对观众的导向也不好。

 

在我眼里,有些文物就是无价之宝,如果非要用钱来衡量,是“一文不值”。

 

有一次湖南某地发现了大量的秦简,但是这里也正在做一个很大的水利工程。省里的干部把我请去,问我该怎么办。我对他们说,这个地方的秦简,比过去全国发现秦简的总和还要多很多,这些文物及其释放的信息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可谓无价之宝。所以尽管这个工程改道会带来几千万、上亿的损失,但是这是可以用金钱计算的,是有价的,可以用双手创造出来的。而无价之宝却是无论如何不能被创造出来的。所以,有价的还是要给无价的让路。这就是我们考古学家眼里的有价和无价的关系。

 

记者:有句话叫“盛世藏宝”,我们在电视中看到,有些专家走到一些地方给老百姓鉴宝,特别多人拿着自己家的“宝贝”去找专家给看,您觉得现在民间的文物真的有那么多吗?

 

张忠培:首先,我不赞成什么“盛世藏宝”之说。

 

其次,我从不参与这样的活动,也几乎不去什么文物市场,所以不太清楚情况,但是有人跟我讲:真的极少,假的极多。

 

记者:您作为故宫的前院长、考古学界的知名专家,是否也曾有人想请您做鉴定专家?

 

张忠培:不用说我了。我的太太都有拍卖行找过她,希望她能挂个名。

 

虽然我太太也是故宫的研究员,但是她是做文物保护的,不是做文物鉴定的。找她的人,其实是想用我的名声。

 

有人曾经通过我的朋友找过我对他收藏的文物进行鉴定。碍于情面我不太好直接拒绝,但是我说明了我的态度,我只能实事求是,搞不好你会倾家荡产。最后,他还是没敢来找我。

 

因为我总是这样,也就没人再来找我了。无论如何,我不能出卖自己的人格,也不能让人家通过我太太损害我的名誉,去赚那些不应该赚的钱。

 

愿意出很高鉴定费的人一般都是这样的心态:希望你能把假的说成真的,把真的说得价值更高。把玉片串成玉衣的人自己来找鉴定专家鉴定,这意图多明显啊,只是找些专家来站台而已。

 

有些人愿意打着“故宫鉴定专家”这样的名号,在外头出席这样那样的私人鉴定会。我是考古工作者、考古界的老兵,但我从来不需用“故宫考古学家”这样的名号,去支撑我的学术地位。

 


【编辑:汤志圆】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