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志杰:各城市美术馆应建立常设的美术史陈列 2011-10-25 10:04:37 来源:作者博客 作者:邱志杰 点击:
收藏才是美术馆的主体。一个美术馆可以只有收藏品的陈列而不举办别的展览,而依然是一家完整的美术馆。但如果只有各种各样的展览,没有建立起一套收藏,就只是一个展厅。因此美术馆的收藏品的陈列,应该成为这家美术馆展出的主体。

邱志杰

邱志杰

 

关于中国展示文化建设的36计之33 各城市美术馆应建立常设的美术史陈列

 

英语中美术馆和博物馆是不分的,只是在“Museum”前面加一个“Art”,实际上是“艺术博物馆”。所以,美术馆的使命和博物馆相似:它们的核心是收藏,保管好每个时代的好定西。同时捎带一个任务,把收藏拿出来展示。那么多藏品,为什么是调出这一部分而不是那一些来展示,得给出理由,于是有了策展。策展人就是以前收藏仓库的保管员。藏品多了,放置的时候必须进行分类。不同的理论会导致不同的分类放法。于是仓库保管员为了要给藏品贴标签,不得不进行研究,保管员演变成为学者。展示要有效进行,不光是摆出来而已,所以最后又兼有教育职能。但所有这些都是后来的事情,一开初的基础是收集展品。一个博物馆,甚至本来也可以只是一个仓库而不公开展示,这就相当于天一阁这样的藏书楼。当然,现代趋势是博物馆的馆藏要发挥最大职能,往往公开展示并承担教育职能。这一点应该大家都同意。但是在中文世界中,美术馆过多地是展厅化了。这样的美术馆,对应的是Gallery。也就是说,国内的美术馆的重心是陈列馆。

 

实际上,国内的美术馆也都是有收藏的,而且收藏还挺好。只是通常情况下,收藏和展示并不挂钩。我们看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广东美术馆等这些家国内一流的美术馆,其实都有一流的藏品。但是他们的展厅,基本上只是用来做临时展览。藏品本身很少用来在展厅里展出。偶尔拿出来,总是令人震撼的。像中国美术馆为了建国60周年大庆拿出来的藏品展览,尽管有歌颂太平盛世的意识形态任务,但里面还是有大量新中国60年最好的美术作品,我偶尔路过,为观看一个临时的当代展览而去,无意中回顾一遍60年中国艺术的历程,还是很有营养。美术馆的丰富的收藏安静地待在库房中,有的藏品可能再也不曾出来见过天日。美术馆还要另外为展厅中多种多样的展览支付策展、运输的费用。

 

实际上,收藏才是美术馆的主体。一个美术馆可以只有收藏品的陈列而不举办别的展览,而依然是一家完整的美术馆。但如果只有各种各样的展览,没有建立起一套收藏,就只是一个展厅。因此美术馆的收藏品的陈列,应该成为这家美术馆展出的主体。放眼看国际上有影响的美术馆,无不是首先把藏品展示放在核心地位。

 

且不说展示古典作品为主的卢浮宫、展示印象派为主的奥赛美术馆、伦敦的泰特不列颠等,就算是现当代美术馆,也总是把藏品陈列作为核心。巴黎的蓬皮杜艺术中心、纽约的现代美术馆、伦敦的泰特现代美术馆,都是把两层楼以上的展厅用来陈列他们的现当代艺术收藏,只拿出小于三分之一的展厅面积用来举办当代艺术家的个展或者策划人策划的临时展览。这种临时展览展期往往不会超过半年,一半都是两三个月。而那些美术史陈列则往往五年十年才会调整一次。

 

这种美术史陈列展并不等于美术馆藏品的全部,它也是经过思考和策划,从美术馆海量藏品中精选出来的学术展览。因此,一次这样的藏品展的策划,其实就是一部美术史的书写。前些年泰特现代换了艺术总监,把藏品陈列重新编排一遍,重新分类和书写标签,那就是美术史领域伤筋动骨的大事件。甚至只是在现有的收藏展中更换一两件作品,也往往是要经过深思熟虑的,它标志着一个艺术家美术史地位的变化。这样的收藏陈列,最集中地体现了一家美术馆的收藏级别和收藏方向,是这家美术馆最重要的展览。各大美术馆都把它作为镇馆的核心展览来做。

 

也许艺术界的行家们对于这些藏品陈列展都已经烂熟于心,每次来到美术馆都是直奔那些临时展览。那也是因为行家们对于藏品陈列已经太熟悉了,也是因为它们总是在那里静候造访。事实上,有心的艺术行家们往往也愿意一次次地重新审视名家名作。而对于更广阔的人群来说,美术史收藏陈列展是他们的一部教材。美术学院,甚至中小学生都直接在这样的展厅中完成学习。这样的藏品陈列,为普通人群提供美术史的基本视野,它对于普通人的影响力远远超过各种各样的临时展览。临时展览可以是当前惊世骇俗的新锐,可以让人不解或存疑。长期陈列则必须理性和学术,同时能够深入浅出地面对普通人。这是现代社会要求于美术馆的基本服务。所以,在大多数美术馆中,那些临时的特展往往需要另外购票进入,而美术史的长期陈列则可以免费开放。

 

同时,人们也在这部活生生的美术史陈列中寻找通向当代艺术展览的逻辑。长期陈列的存在,并非挤压了当代作品的展示空间,而是为它们提供了必要的语境。长期陈列的存在,构成了普通人群面对当代艺术活动时必需的知识结构。

 

我们看到,上述那些大美术馆,在并非特展的开幕日也往往人头攒动,绝大多数观众并不是冲着临时展览来的,而是到美术馆来重温美术史。特别是对于外国访问者,阅读一遍这个美术史陈列,是了解一个国家文化历史的必须途径。这也是一个地方的美术馆必须承担的责任。

 

中国国内的美术馆还没有一家拿出藏品作长期陈列,我想这并非藏品数量和品质不足于形成这样一个陈列展,而只是没有意识到它的重要性。鸟巢东面正在筹建庞大的国家美术馆,今后肯定是大型展览的重镇。至于留在王府井的老中国美术馆如何使用,有一种说法是给北京画院做中国画的专业展厅。在我看来,这个地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就是作为中国美术史长期陈列场所的最佳选择。历史原因,中国美术史前期精品很多在台北故宫,国内的藏品很多在天安门东侧的国博。但起码可以形成从辛亥后100年的美术史陈列。在上次我所看到的新中国60年大展的基础上向前扩展,加入民国时期的作品,应该是可以做到的。这样,想象一下国内外游客,看完故宫景山,对明清文化有了了解,向东走过沙滩五四广场,来到美术馆,通过艺术作品接着看百年来的中国文化,顺理成章。不但中国美术馆应该提供这种藏品陈列展,我们还希望在上海能看到从海上画派到今天上海艺术家的经典作品,在广州能看到从岭南派到当今广东艺术家的经典作品。我相信,藏品的长期陈列,才能在大众需求中激活美术馆的活力,才是每一个地方的美术馆的安身立命之本,也是赋予藏品生命的必经之路。

 

【相关阅读】

关于当代中国艺术展示文化建设的36计之35   刷新我们的公共艺术概念

邱志杰:重新制定我们的公共艺术法案

邱志杰:对当代艺术人才的社会需求展开调查

邱志杰:尽快建立当代艺术的基础教育体系

邱志杰:欲擒故纵-设想租画服务机构的可能性

邱志杰:发展低端画廊

邱志杰:关门捉贼-开列不法境外画廊黑名单

邱志杰:结合权威媒体,推出当代中国艺术作品市场指导价格

邱志杰:怎样来设立一个我们自己的青年艺术家奖项

邱志杰:建议中国策展人多策划个展

邱志杰:艺术家方案拍卖计划

邱志杰:建立国家艺术基金吸纳民间资本、避免重复建设

邱志杰:抛砖引玉:重大艺术活动冠名赞助招标会

邱志杰:反客为主-启动人文知识分子艺术家工作室访问计划

邱志杰:上海双年展中设置城市馆的技术和体制设想

邱志杰:急流勇进-在上海双年展中设立城市馆

邱志杰:民主是一种生产力-为什么要开放艺术家地址库

邱志杰:培养白求恩-创设一个国际策展人访问计划

我们为什么要开会:建议海内外的中国策展人形成MSN例会

关于当代中国艺术建设的36计

 


【编辑:成小卫】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