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之远古-申红飙雕塑艺术展》媒体研讨会 2011-11-23 11:47:44 来源:99艺术专稿 点击:
申红飙雕塑艺术展将于2011年9月24日——10月25日在红三房画廊展出。 就申红飙的艺术,邀请了艺术家、策展人以及媒体进行了讨论。

红三房

 

媒体:另外,看到你的作品的时候,好象我就会想到一些作品,比如说李真的,不知道以前你注意到这个问题没有?

 

申红飙:从来没有。李真我是到网上去查过,后来找到杂志一看,是两码事儿。

 

贾方舟:现在就是用很胖的形象,做作品的、绘画上也很多,雕塑也很多,但是如果从雕塑史看,恐怕马约尔是比较早的,他就是以人体语言来表达一个主题,通过人体来表达主题,比如说“大气”、“地中海”,用一个人体来表现,怎么表现?但是他表现得非常好,他那个形体是适度夸张,还没有夸张到申红飙这么胖,但是他那种夸张已经和古典的写实雕塑拉开距离了,有一种现代因素在里头。其实在我们国内,把人体做这样一种特夸张,还没有把对人的基本结构的理解放弃了,他夸张但不变形,我不知道我说得对不对。李真我也有点印象,他可能是变形了,很多当代艺术变形以后,我们在变形的作品里找不到他的原形,就像这个蒙古头像,我太熟悉了,只有在西乌旗、东乌旗,就是在锡林郭勒盟能找到这种形象,蒙古族也不全一样,你到那儿会碰到这种形象。就是他对那个原形把握得非常准确,你一看这个形象就是来自于这个地区的,恰恰这个地区的蒙古族形象最能够代表蒙古族的特点和他们美的方面。所以,我觉得可以说他对形的把握能力非常强,这也是他打动人的一个方面。
 

 

高燕:就阿飙作品而言,我们的买家群非常广泛,欧洲、美国、澳洲、东南亚、香港,香港那个小地方,我本来以为他们的人不会喜欢,结果他们还超级喜欢,台湾、新加坡都有。所以,我觉得他的作品影响力还是很多国家的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都能够接受,从纯销售的角度上来看,我们是两年做一个个展,两年前邹老师帮我策展的那个作品几乎全部都销售掉了,这次这个作品我们推出来以后,藏家也很踊跃,到现在差不多订出了十几件。而我们这次订的人其实文化背景还有各方面也都不一样。

 

贾老师:他的作品容易看懂,一个是它的可理解性,同时它还有独创性,这两个因素缺一不可,如果缺少了可理解性,完全是个人化的语言,我们就不太容易理解了。因为你必须了解他的创作背景,他的思路的来龙去脉以及他的文化依托是什么,你才可能进入他的作品。这个时候他完全是用个人化的语言,这样的独创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我们无法沟通。在有独创性的同时还得需要一种可理解性,有了可理解性这个因素,对作品可能接受的面就会比较大。反过来说,如果这个作品全部是可理解性,没有独创性,你也没感觉,我们的眼睛都看得长茧子了,一律的山水画、花鸟画,你就没感觉了,所以这就是它缺少独创性的因素在里头。还有一下子不能理解的部分在里头,这个时候你觉得很有意思,就在他这儿看到了,别的地方从不曾看到,它同时又能给你提供一个理解的通道,你能进入到作品中去,这个时候应该说从观众和艺术家的关系上来讲这是最好的一种状态。申红飙的作品恰恰在这两点上是均衡的。就像你说的,很多不同阶层的人都能接受,就是基于这一点。

 

媒体:我想知道有一只小鸟(鹰)后来是怎么加进去的?就是有一件马背上那个。那个东西加是需要什么技术,当时是怎么想的?

 

申红飙:那是挺偶然的,我没看到过马背上落只鹰。

 

贾老师:我就觉得你一开始肯定没有这个。

 

申红飙:你说得太对了,开始就是一个人和马,后来感觉有点太描述现实了,那一块就感觉缺东西,我放了好几件东西都不舒服,最后放了一只鸟感觉这个比较舒服。当时做的时候就是不停地往上放东西,觉得缺一个东西,缺一个形体,实际上完全还是从雕塑语言出发的。

 

媒体:但是加上去之后就感觉到非这只鸟不可了。

 

申红飙:那块缺一个形,加上去我认为就好看了。

 

贾方舟:就更有一种趣味性了。现在大自然当中这种情况也很多,它也符合真实,大型动物的背上经常有小鸟栖息,有些鸟实际上就是靠大型动物生存,吃它身上的寄生物,小虫子之类的。

 

媒体:我总觉得那个形体从雕塑语言来说,形态得需要一个形体的外延。

 

贾方舟:完全是从雕塑语言考虑的,比如说更符合人和马,可能是鸟更合。所以我觉得对作品的理解我们还不能深入地谈论什么草原问题,但是不能把它归结成一种表达风情或者表达这个民族的生活,那样的话就把它局限了,其实还是我刚才说的那句话,借题发挥,比如说他这次主要是人和牛的关系,其实草原上有可能不是他描述的那种状态,牛是草原上最安静的动物,你看不到牛的力,它就是个产奶的动物,它跟牧民的关系就是牧民在挤奶,它不断在产奶,吃草。它不像马有一种烈性。但是从体量上,牛表达力量感和人的博弈,那种对抗,这样一种力量上它有一种抗争性的东西,很合适,特别是牛角,他夸张得特别尖利,牛的力量,它的进一步的张力,他觉得这个很符合他要表达的想法。所以,实际上它根本不是草原上的牛,就是他自己想象中的力量的发生,变成这样一个东西。如果你从是不是反映了生活这个方面去要求它,那根本不对的。但是你从表达一种精神、表达一种力量来看,它又是非常优秀的作品。

 

高燕:贾老师他理解还比较透彻,因为我们的买家去他工作室看的时候就说,这个牛应该长成这样吗?说这是创作的,实际上是对它进行了艺术的加工。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