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全:三毛为我打开第一扇门 2011-12-24 09:17:18 来源:《北京商报》 作者:刘洋 点击:
肖全为两位女性举办过个展,一位是三毛,另一位是杨丽萍。而画册《我们这一代》中的文艺众生相,更是让肖全收获了无数赞誉。在肖全看来,《我们这一代》赢得的荣誉并没有成为压力,三毛和杨丽萍的名人光环,也只是改变了他对女性的认知,名利对于这位著名摄影师只不过是身外之物……

肖全作品《心动》中的杨丽萍:“身未动,心已远”。

肖全作品《心动》中的杨丽萍:“身未动,心已远”。

 

杨丽萍:

 

从美人到大师

 

记者:近期,您举办的两次个展中,展览作品分别记录了杨丽萍和三毛。您拍摄人物时似乎并不是以绝对的“美”作为标准,如同您评价三毛的“美”:“身上的信息量很足”。对于人物的“美”您如何理解?

 

肖全:我认为,三毛和杨丽萍是离上帝和自然最近的两个女人。杨丽萍身上有一种仙气和神性。三毛则不同,用她自己的话说,自己是那种特别倔强的女人。但她们的共同点是真实和真诚,杨丽萍在一生中只做一件事情,就是在寻找快乐,用舞蹈的方式去供养众生。而三毛其实也是在做着类似的事情,她将自己的感受和经历用文字表达出来,并影响了至少有两代人,我认为很多人读了她的故事增强了信心,逐渐建立起独立的意识。

 

此外,举办三毛的影展不仅仅是为了纪念她,也是为了年轻人能够尽快地独立起来。我认为现在的年轻人过于依附家长,虽然家长非常喜欢安排孩子的一切。但三毛并不是这样,从小都是自己做主,每个人都应该学会自己做决定。

 

记者:您与杨丽萍是20多年的朋友,又为她拍摄了很多照片,20年间杨丽萍在镜头下的变化是怎样的?

 

肖全:20年,每个人都会变老,如同一棵树从小树苗变为参天大树一样,这是自然规律,人外表上的变化我觉得极其正常。但是,我认为杨丽萍最大的变化在于她仍然不断地认识自我,然后用舞蹈的形式表现出来。杨丽萍的成长是从美人变成大师的过程。

 

同时,她对舞蹈的理解,以及在舞台上的控制力都发挥到了极致。去年,我曾为她拍过一张照片:平时杨丽萍跳舞都是用四肢来表达,但是我拍她那张照片时,她的四肢被一个龙的服装包裹起来,四肢没动,但是她的辫子动了,她的“念”和“心”在动。因此,杨丽萍的每个阶段我都有一张照片来阐释。《雀之灵》让杨丽萍在中国崭露头角,但此后她没有吃老本,还在不断探索,而且她跟动物、跟大自然特别亲近,一开始是孔雀,此后包括她演绎的雨丝、下雨、火等都与大自然很亲近。

 

众生相:

 

从记录到演绎自然

 

记者:1996年,您出版了画册《我们这一代》,其中囊括了很多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艺术和文学界人物,例如张艺谋、陈凯歌、姜文、崔健等,您为什么选取他们进入您的镜头?

 

肖全:当时,我的朋友钟鸣出版的一本名叫《象罔》的刊物,其中在一期名为《庞德专集》中,钟鸣有一张带着礼帽穿着长衫的照片,这张照片深深吸引了我,我认为中国艺术家应该有这样的照片,此后便开始了拍摄。何多苓、刘恒、苏童等开始进入我的镜头。我认为,当推开一扇门时便会看到很多扇门,但这第一扇门是三毛。

 

记者:《我们这一代》中的很多人物现在已成为明星,对于您来说是否是一种压力?

 

肖全:没有,当时没想到这些照片能为我带来名利,完全是一种自发的拍摄行为,我认为要去为他们拍摄有意思的照片,仅此而已。

 

记者:您是否考虑将《我们这一代》中这些人现在的状态重新拍摄?

 

肖全:我的很多朋友都曾建议我再拍这些人现在的状态,但这些年家里人和身边的朋友有些已离开了人世,我认为现在我身体还健康,应该去做一些更加需要我做的事,去理解生命。因此,我更愿意到大自然中去。2007年开始,我去了世界上的很多国家,拍摄了很多人与自然亲近时的照片。例如,我在尼泊尔时拍摄的一张照片:一个穿着橘黄色衣服的小孩坐在船头钓鱼,蓝天白云映在水里。这才是我目前想在照片中所表达的。

 

记者:除一些商业摄影外,您的大部分作品都是黑白照片,这是否是一种偏好?

 

肖全:我在学习摄影时的胶片都以黑白为主,此后接触了我的师傅摄影大师马克·吕布,他一辈子都使用黑白胶片。至今,仍然有很多摄影师在使用黑白胶片,我现在使用数码相机拍摄后经常将照片色调调成黑白。我认为,黑白是颜色的两极,但其中能够体味出丰富的颜色感,能够体现照片的张力。

 

 


【编辑:汤志圆】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