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选择“时域”的差异,与中国美术千年以来“大传统”与百年以来“小传统”的差异有些相似,又不完全一样。“传统”的时段分类,着重区分的是资源的远近和内容的新旧,而“价值观”的时段背景则更加具有“形而上”的意味,牵涉到我们如何认识美术发展背后文化语境的生成。这是因为讨论中国美术价值观经常要涉及到的文化身份、时代观念诸问题,都既直接源自于当下文化情境又深深根植于百余年来中国历史的宏观背景。近代以来,19世纪后半叶的洋务救国运动、20世纪初期的新文化运动,在“道”与“器”两个层面都将引入西方资源视为实现中国文化现代化改造的必由途辄;新中国成立以来,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互结合的主流思想体系逐步构建,新时期改革开放以后又在文化艺术领域不断引进西方艺术观念与思潮,借以阐释与改造中国传统艺术,同时试图将西方现代艺术的取向,逐渐内化为中国当代文化的新成果,在建构与解构并存的过程中调整着自身审美价值体系。在这一过程中,认知、解读与建构中国美术价值观,都要以认清历史语境上下文关系为前提,同时清醒反思现代与传统的关系,以及现代性的多重层面和地域性差异。
值得注意的是,“时域”选择的差异也经常伴随着研究方法的不同。选择百余年来近代史甚至更为宏大的中国传统文化史作为背景的研究者,经常从社会学、历史学、伦理学、思想史的视角审读中国美术的价值观;而选择新时期当代历史作为切入点的研究者,多半更倾向于从文化研究、后殖民主义、图像学等方法分析价值取向问题。这些方法论与视角的差异,一方面为讨论带来了丰富与深入的契机,使其充满活力和兴味;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很多讨论之间缺少交集,乃至难于交锋和碰撞,更难以明晰地梳理、总结与评判。虽然这种多元性的理论构建常常难以形成共识,但面对中国美术价值取向的问题,总有一些恒定的命题,即无论选取那一段“时域”作为讨论背景,横亘在研究者面前的母题经常是:西方现代主义的价值观能否用来衡量中国现当代美术?中国绘画在当代世界文化语境中的价值如何凸显?价值与现象的关系在中国当代美术中如何体现?如在对于“21世纪中国绘画价值取向”的研讨中,陈池瑜对于当代中国绘画价值转向问题的讨论,李立新从价值论哲学的角度对于当代中国美术价值取向的阐析,郑工从个体经验的文化价值的角度对于文化地缘关系的讨论,孔新苗从文化政治学角度的“天下”“国家”概念转化入手分析美术价值观的形成,王镛以文化折中主义态度反思“重返中国”命题所呈现出的文化保守主义倾向等,[3]都关涉到这些核心问题,从不同侧面为我们重新认识中国美术价值观问题提供了启示和资源。
需要指出的是,中国美术价值观的讨论虽然百年以来不绝于耳,但真正从学理的高度提出并展开系统讨论的次数与质量并不充分,还有很多重要而典型的论题尚被悬置和遮蔽,或是未被说清,如:中国绘画传统在当代的世界性价值究竟表现在哪里?中国现代美术的文化身份如何通过内发性的自我建构,获得西方文化的认同?中国当代美术如何葆有对于传统文化的感知力和表现力,而使其革新过程不至沦为一场列文森所描述的“腐蚀文人理想的现代化运动”[4]?这些问题的呈现恰好提示了,论题的重要性往往是和研究的难度成正比的。为此,尽管笔者依然主张理论问题的去玄虚化,警惕宏大叙事遮蔽具体问题、民族“本位”立场遮蔽艺术“本体”问题的危险,但同时也坚持认为这样的问题始终是无法躲避的,并对那种以一切理论讨论都无法解决具体问题为据排斥此类讨论的消极功利主义态度不敢认同。对于文化价值取向的讨论,我们要谨慎杜绝的,是宣言的空泛化,和永远无法落实到操作环节的纸上谈兵。
百余年以来,中国现代美术历经了对于传统的“革命”、“改良”的反叛,尝试过“融合”、“调和”中西的实践,进入新世纪之后,当我们回首过去的集体记忆与经验得失,当日前召开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立文化强国、将中华文化推向世界的纲领号召,“中国美术观”与“重返中国”的诉求,作为一种文化战略和身份认同,已经在国家自信和文化自觉的当下现实中成为新的目标。我们为什么要建构“中国美术观”,我们以什么样的审美价值取向“重返中国”?甚或我们是否已经面临着“积重难返”的困境,还是我们根本不必为了中国当代文化艺术的西方评判视角而杞人忧天?当越来越多人意识到中国当代美术所处的复杂文化处境,当人们意识到审美价值观问题从本质上还是一个文化权力问题,当中国美术在国际文化平台上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关于这一论题的讨论和研究也必将愈发深入地推进。
(本文发表于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1年第6期)
[1] 徐红梅:《谈中国美术观:困惑与审度》,《人民日报》2010年12月19日,第8版。
[2] 参见林木:《中国美术观与国际美术观》,《美术观察》2010年第1期;于洋:《从救亡图存到矛盾互动——潘公凯访谈》,《美术观察》2010年第3期。
[3] 参见中国国家博物馆、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编:《“重返中国:21世纪中国绘画的价值取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及本次研讨会发言整理文稿,现为内部讨论版,即将公开出版。
[4] (美)约瑟夫·列文森著,郑大华、任菁译:《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第33页。
【编辑:陈耀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