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收藏家西蒙的油画雕塑收藏 2012-04-06 12:58:23 来源:当代艺术 作者:伏生 点击:
西蒙是世界闻名的墨西哥巨贾,其经营项目横跨金融、电讯等多个领域。西蒙在收藏界的声誉并不亚于他在经济上的成就,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西蒙基金会自上世纪90年代成立以来,如今已经发展成为欧洲本土之外最大的私人艺术品收藏机构之一。

艺术的魅力

  

在西蒙的收藏品中,不乏与法国卢浮宫、大英博物馆、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中的藏品等量级的绘画精品,如提索特的《春》、杜塞的《后宫之美》、莫奈的《塞纳河畔》、斯特拉德威克的《无言的歌》和蒙克的《仲夏夜》等。

  

在他看来,收藏工作不仅仅是个人品位那么简单:“我重点考察的是一幅画的创作背景、保存过程、其合法拥有者、文学评论,甚至X光线的扫描结果。”

  

此外,在他的藏品中,威廉·阿道夫·布格罗的《纯真》、弗雷德里克·古德尔的《发现摩西》、查尔斯·爱德华·佩鲁吉尼的《多想碰一碰那消失了的手,听一听那静寂了的嗓音》、路易·埃米尔·阿丹的《鸟巢》、让-莱昂·热罗姆的《酒神的女祭司与爱神》、马蒂兰·莫罗的《爱侣》等艺术品都是杰作。

  

《纯真》是威廉·阿道夫·布格罗(1825年~1905年)1893年创作的布面油画,他是19世纪末法国忠实于学院派艺术典范与传统的艺术家之一。他画作里的女性形象非常恬美,背景环境多为乡间丛林,宁逸静瑟,人物很有表现力。虽然画面非常平静,却能够凭借微妙的张力紧紧地抓住观众。

  

《发现摩西》是英国艺术家弗雷德里克·古德尔(1822年~1904年)于1885年创作的布面油画。古德尔出生于一个艺术世家,并在父亲的引导下进入了艺术世界。这幅作品取材于《圣经旧约》中的《出埃及记》。以色列人迁移到埃及,并在那里繁衍生息。这使得埃及的法老王坐卧不宁,以至于制订了“希伯来人一旦生了男孩,就得丢进河里去喂鱼”的法律。有一对以色列夫妇生了男孩不忍心丢弃,便把他装进一只涂了沥青的草篮里,放到河边的芦苇丛中听天由命。后来有位好心的埃及公主捡到这条小生命,并收养了他,为他取名“摩西”。

  

摩西受耶和华之命,率领被奴役的希伯来人逃离埃及前往一块富饶的应许之地。希伯来人在摩西的带领下,摆脱了奴役的悲惨生活,学会遵守犹太十诫,并成为历史上首个尊奉单一神宗教的民族。在这件作品中,画家以“发现摩西”为主题,向我们展现了一个英国人眼中充满异国风情而又别具田园气息的埃及建筑、植物、摆设及个人装饰。

  

《多想碰一碰那消失了的手,听一听那静寂了的嗓音》是查尔斯·爱德华·佩鲁吉尼(1829年~1918年)1900年创作的布面油画作品。这幅作品是一幅与文学和象征主义息息相关的浪漫派作品。佩鲁吉尼的灵感及画作题目来自于阿尔弗雷德·丁尼生的著名诗篇《冲激,冲激,冲激》中的两行诗句。佩鲁吉尼并没有在作品中表达悲伤和绝望的强烈的感情,而是将这两行诗句转化为一个私密、感性、沉思的场景。

  

《鸟巢》是路易·埃米尔·阿丹(1839年~1937年)创作的布面油画。阿丹是19世纪法国最重要的风景画家之一,他的作品中既有着巴比松画派那种深沉的、几乎带有宗教性质的现实主义,也有他作为水彩画家和插图画家而逐渐形成的轶事性与文学性特点,营造出一种充满感情色彩的私密场景。这幅《鸟巢》表现了一对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少年在田野间玩耍的景象。画面氛围平静安详,无论是两个孩子还是背景中的山羊都悠然自得,女孩低头看着男孩手中捧着的小小鸟巢,男孩则小心翼翼,似乎是怕惊动了巢中的小鸟。孩子们认真的表情让观画者也不禁屏住了呼吸,唯恐惊吓到画中的孩子和小鸟。

  

《酒神的女祭司与爱神》是让-莱昂·热罗姆于1897年创作的雕塑作品,为抛光青铜,墨绿锈。热罗姆(1824年~1904年)是法国19世纪的著名画家和雕塑家,他表面上是新古典主义的继承者,实际却是浪漫主义的热衷者,并参与了当时很多的艺术运动。

  

《酒神的女祭司与爱神》表现的故事是,象征本能的酒神和生育之神狄俄尼索斯在底比斯确立了自己的宗教,使信徒放纵狂欢。在酒神节狂欢的时候,那些追随与崇拜酒神的信女们,在狂欢的行列中疾呼行走,她们头戴由常青藤编织、象征酒神的花环,身披兽衣,手持节杖,在清脆的长笛声和低沉的羯鼓声中,尽情欢饮。

  

《爱侣》是马蒂兰·莫罗(1822年~1912年)创作的大理石雕塑。莫罗是学院派风格的雕塑家。《爱侣》可能取材于希腊作家隆哥所著的一部浪漫乡村小说《达佛涅斯和克洛伊》。达佛涅斯和克洛伊是古希腊田园传奇中被后人视为楷模的一对情侣。他们从小生活在风景秀丽的莱斯博士岛上,与抚养他们的老牧人相依为命。但一群海盗突然出现,劫走了美丽的克洛伊,达佛涅斯痛苦万分,向牧神祈祷,在牧神的帮助下,达佛涅斯终于夺回了心爱的克洛伊。随着时间的流逝,这对小情侣纯真的感情变成了全然的、热烈的爱,最终两人结为夫妻,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

  

收藏的责任

  

在西蒙的收藏世界里,“责任感”始终是他收藏的终极目的,他的这种对收藏的态度赢得了世人的尊敬。

  

“我的收藏和我的家乡有关,和我的财富有关,可能也和我人生中的不幸和奋斗有关。这其中,理智与情感同样重要。通过与艺术品的对话,我们能获得崇高的愉悦,并实现自我超越。我的藏品荟集了从中世纪到当代许多伟大的雕塑家和画家的作品,当然也有所侧重。”西蒙说道。

  

西蒙说:“我的收藏源于人生的不幸和奋斗。”人生会遇到很多不幸和奋斗不止,所以那些艺术品可以代表自己的一些人生。“在我的收藏品中,有很多以历史故事和神话为题材的作品,其中有一些非常可怕,代表了人的痛苦,例如《克娄巴特拉用死囚尝毒》这幅画。我觉得最美好的痛苦实际上存在于自己的努力中,这是一种奋斗的痛苦。”

  

“我从来不会根据价格来判断艺术品的价值,也不会整天关注它们最新的市价。我购买这些作品并不是为了出售,或者牟取经济暴利。十分重要的一点是,对市场中流通的艺术品必须有谨慎的选择。这需要根据文化背景、收藏者的想法、个人品位,以及艺术品的质量而定;另一方面,在选择和评估艺术品的时候适当听取专家的意见也是必要的,”西蒙说,“收藏品的最终归属使我感到有责任感,这是符合我收藏的目的的。”

 

 


【编辑:易小燕】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