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一场由策展到社会道德的讨论 2012-06-16 11:27:05 来源:99艺术网 作者:@石头 点击:
昨日(6月15日)一篇有关卡塞尔文献展上一名独立策展人的观点的微博,在网站上引发了圈内不少著名策展人的讨论,他们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对策展的态度。

 

昨日(6月15日)一篇有关卡塞尔文献展上一名独立策展人的观点的微博,在网站上引发了圈内不少著名策展人的讨论,他们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对策展的态度。但随着讨论的升温,在著名批评家、策展人@吕澎 、华人当代著名女艺评家、策展人@陆蓉之Viki_Lulu 与中国当代艺术评论家和策划人@费大为之间,展开了一场就艺术系统与社会伦理道德的讨论。

 

策展态度表达

 

@Nikita影茜: 本届卡塞尔并不抽象,前言中少有的几乎没有big words, 不少作品都易于体验,而且还包含了不少手工艺品,是人种志式的策展和诗意拓扑学的结合

 

@夏彦国: 策展关乎价值判断和对艺术的思考和态度。它体现策展人在思考什么关心什么,一目了然。策展跟艺术家的创作一样,是策展人的作品和思想载体

 

@陆蓉之Viki_Lulu:策展,首先是艺术机构内的专业工作(体制内),是学术的,并受道德规范的。在亚洲,发展得很畸形,过度强化了独立策展人(体制外)的功能和光环,几乎到了人人皆可做个展,叫自己是策展人,没有任何规范或专业道德的制约,一个"乱"字了得

 

@陆蓉之Viki_Lulu:像文献展或国际双年展,用的都是独立策展人(除了纽约惠特尼双年展,用自己馆内策展人),因此,是谁做,就反映了那个人的学养和风格。不同的人,不同的表现,无规律可循。

 

@陆蓉之Viki_Lulu:当代艺术,没有不变的依循法则,随着时间演进,环境的改变,不断变异着。只要和我们同时存在的,都是我们的当代。体制内外,相对都会存在,但愿是平衡,健康的环境而已。世界经济情况太坏了,从我1970年初到欧洲留学,长久住在美国,都没见过比现在更糟的时局,生存会越来越困难,提醒大家存粮过冬。

 

讨论升温( @吕澎、@陆蓉之Viki_Lulu @费大为)

 

陆蓉之Viki_Lulu:历史,非今人之定论。熟读历史,明白历代各有标准,代代皆有翻案平反之实。只要功利心放一边,真诚以对所爱,道理是非高低,自在人心。浑淆视听,只会是一时的.

 

@吕澎:没有恒定的历史,只有重写的历史,所以对历史不用太在意。

 

@吕澎:艺术史遵循游戏原则,而不是道德原则;艺术是为他人的言行开启可能性的专制行为及其结果。所以不要希望艺术的公正、平等、合理、合法,只存在游戏规则的建立、修改于重建。

 

@苏磊-走来走去:美国的”体制内“这个词挺有意思。有自己独立的系统才能成立。艺术家,策展人还有收藏家一起才能组成深层的文化合旋。问题是什么样的体制和什么样的合旋。惠特尼致力于自己的系统,并且敢于做双年展,相比之下就显得特立独行。

 

@陆蓉之Viki_Lulu:体制,因人,因地,因时,制宜。无定制。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