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浙派第一代 大师领衔 市场表现火爆 2012-07-18 10:50:05 来源:《中国拍卖》 作者:南南  点击:
 在第一代新浙派画家当中,既有黄宾虹、潘天寿、陆俨少等这样开宗立派的艺术大师,也有介于地方名头和全国名头之间的国画名家,如李震坚、周昌谷、吴茀之、诸乐三、陆维钊、顾坤伯、陆抑非等。目前,他们的作品平尺均价在几万元至几十万元不等……

 在第一代新浙派画家当中,既有黄宾虹、潘天寿、陆俨少等这样开宗立派的艺术大师,也有介于地方名头和全国名头之间的国画名家,如李震坚、周昌谷、吴茀之、诸乐三、陆维钊、顾坤伯、陆抑非等。目前,他们的作品平尺均价在几万元至几十万元不等,随着新浙派的收藏群体逐步突破地域限制,京沪等全国各地的收藏家开始将目光集中到浙派。新浙派画家的作品,尤其是第一代画家的名家精品,在艺术市场中受到藏家的热烈追捧,不仅在作品价格上实现了大幅抬升,高价成交的作品频频出现,同时也推动了拍卖市场对第二代和第三代画家作品的关注和肯定。
 

 表一:黄宾虹、潘天寿、陆俨少作品拍卖走势图

 表一:黄宾虹、潘天寿、陆俨少作品拍卖走势图
 

表一是2000-2011年新浙派第一代画家代表黄宾虹、潘天寿和陆俨少的作品拍卖走势表。这三位画家都是开宗立派的艺术大师,其中,黄宾虹、潘天寿的大部分精品佳作都成了国内各大博物馆的重量级藏品,所以他们作品的市场流通量很有限,加之众多实力收藏家对浙派市场的看好,他们的作品一旦在拍卖市场中亮相就备受藏家推崇和追捧。而陆俨少作品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之时就已成为国内拍卖行的重点拍品,甚至一度出现了“无陆不成拍”的现象,直到现在,其精品佳作依旧是藏家争夺的焦点。

  

黄宾虹素有“千古以来第一的用墨大师”之誉,与齐白石并称为我国近现代绘画史上的“南黄北齐”。他擅长山水、花卉,并注重写生。他的绘画技法早年行力于李流芳、程邃、髡残、弘仁等,同时兼收法元、明各家之精华,其作品画面重视章法的虚实、繁简、疏密的统一,用笔如作篆籀,遒劲有力,在行笔谨严处,有纵横奇峭之趣。此时,新安画派疏淡清逸的画风对黄宾虹的影响占据主要位置,一直到六十岁之前呈现出典型的“白宾虹”风格。六十岁之后,贵池之游使其画风从新安画派的疏淡清逸转向吴镇(积墨)的黑密厚重,并开始了由“白宾虹”向“黑宾虹”的过渡。1928年,黄宾虹以真山水为范本,参以过去多年“钩古画法”的经验,创作了大量的写生山水。时隔五年,一次巴蜀之游使他从真山水中证悟了他晚年变法之“理”,不仅将积墨、破墨、渍墨、铺水等诸多技法巧妙糅于一画,并使雨山和夜山发展为其以后创作中最为擅长的绘画主题。至七十岁,黄宾虹的绘画作品形成了“黑、密、厚、重”的画风,也使他的山水画上升到一种至高无上的境界。然而他的艺术创新并未结束,就在完成“黑宾虹”的转变后,他又开始了 “水墨丹青合体”的试验,即:用点染法将石色的朱砂、石青、石绿厚厚地点染到黑密的水墨之中,使“丹青隐墨,墨隐丹青”,意以将中国山水画两大体系(水墨与青绿)进行融合。之后,他在看到良渚出土的夏玉而悟墨法,将金石的铿锵与夏玉的斑驳融为一体,画面的朦胧融洽更接近江南山水的韵致,笔与墨一片化机。应该说,在黄宾虹丰富多变的笔墨中,蕴涵着深刻的民族文化精神与自然内美的美学取向。正因为如此,其绘画作品才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并不断影响着当今中国画坛。

  

截止到2012年6月13日,黄宾虹的绘画作品共上拍2935件,成交2183件,成交率为74%,总成交额逾16亿,平尺均价为23.25万元。在其所有成交的作品中,成交价最高的作品是在2011年中国嘉德秋拍中上拍的手卷《山川卧游图》,该作品最终以5290万的价格成交。其实,黄宾虹的作品很早就出现在拍卖市场中,但在2003年秋拍之前,其作品单季成交数量大多为几十件,成交总额基本保持在500万元上下,作品平尺均价也一直停留在2万元左右的水平。2003年秋拍,其作品的成交量突破150件,总成交额超过2000万元,平尺均价也有大幅提高,升至4.45万元。自此以后,其作品的首轮市场抬升周期开始了,不论是抬升速度还是增长幅度,都有极佳表现。2004年春拍中,黄宾虹190件作品实现了5407.32万元的成交总额,比2003年秋拍增长了146%,作品平尺均价也攀升至9.91万元。时隔一年,在2005年春拍中,106件作品创造了总成交额5468.29万的好成绩,也就是说,在成交量减少了84件的前提下,总成交额还有小幅增长。就在几个月后的秋拍中,其作品再次以总成交额近1亿元的好成绩使其在拍卖市场中的起伏跌宕中达到第一个高峰,这一次成交了148件作品,论数量还赶不上2004年春拍,但其总成交额却高达9888.72万元,平尺均价更是高达21.7万元。2005年秋拍高峰过后,其作品开始从快速抬升转向理性调整阶段,之所以称为理性调整,是因为从2006年春拍到2009年春拍的七次春秋大拍中,尽管作品的成交量和成交额均有所减少,但是其平尺均价却并未因此而下滑,一直保持在10-20万元之间,2008年秋拍甚至超过了20万元大关。2009年秋拍,调整期结束,市场开始发生逆转,108件拍品以7765.32万元的价格成交,略高于2005年春拍。自此以后,一直到2011年秋拍,其作品在拍卖市场中开始了第二轮抬升周期:2010年春拍,99件作品的总成交额突破亿元大关,平尺均价也突破30万。此后的两年中,尽管拍品成交量有所起伏,但总成交额却以极快的速度在增长,从2010年秋拍的1.89亿到2011年秋拍的2.99亿,仅一年的时间就增长了57.7%。2012年,艺术市场整体开始出现市场调整的势头,尽管如此,当各大拍卖行的春拍尚未全部结束时,其作品已经成交了57件,总成交额达到1.22亿。由此可见黄宾虹的作品在艺术市场中可谓是硬通货,只要不是赝品,且品相完好,一旦出现在拍卖场中便是藏家争夺的焦点。

 

 

陆俨少与李可染并称“北李南陆”,其山水由“四王”正统派入手,后上溯宋元诸家。他曾说:“我自度禀赋刚直,表现在笔墨上,无婉约之致,是诗境而非词境”,我只能“注意线条,研求笔墨点线,笔笔见笔,不欲以色彩取媚,绝去依傍,自辟蹊径,以开创新面目”,而这正是他之所以不同于他人的独特艺术风貌之缘由。他在其《自序》一书中曾表示,在七十年代前,他的画风较为缜密娟秀,灵气外露;七十年代以后,则日趋浑厚老辣,风格一变。具体而言,早期作品呈缜密娟丽、神韵流动之感,较多地留有古人的笔意,尤其是唐寅、王蒙的遗风,而后期的作品呈浑厚苍润、犷放简约,糅南北二宗画风,个性鲜明,风格独具,经历了由缜密趋向简淡,简淡中又具犷达多变的画风演变过程。另外,陆俨少对山水画笔墨技法的创新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其中最突出的便表现在画云和画水两方面:画云方面,他对照自然界云的形态,参酌古法,自创了勾云法和块云法;而在画水方面,他不断探索改进,或用线条作半圈弧形,正反相属,连成一行,聚散疏密,取其变化,或作画面漩涡状,留出白地,以破其平,或干脆间杂“网巾水”,或波头泛澜之法,以求变化。更加值得称道的是,其所绘云、水二物,若同时在一幅画中出现,则更显奇妙,这些绝妙的云水创法,形成了画面极富生气的动态之势,营造出一种特殊审美意念上的动态之美。

  

与黄宾虹一样,陆俨少的作品很早就是拍卖市场藏家关注和争夺的对象,而从走势图的曲线也可以看出,陆、黄作品在艺术市场中亦经历着相同的过程。截止到2012年6月13日,陆俨少的绘画作品共上拍3812件,成交2938件,成交率为77%,总成交额近18亿,平尺均价为17.55万元。在其所有成交的作品中,成交价最高的作品是《杜甫诗意图(一百开选六)》,该作品在2004年北京翰海春拍中以6930万元的价格落槌。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陆俨少的作品便以每年翻番的速度在上涨,而各大拍卖公司也纷纷将陆俨少作品作为重点拍品推出,其作品价格在短短两三年内从每平方尺不足万元飚升至每平尺4-8万元。2003年秋拍之前,其作品单季成交量均在100件左右,与其对应的总成交额也保持在250-1000万之间。2003年秋拍,其作品的成交量突破250件,总成交额也达到了3700余万元,尽管平尺均价尚未与秋拍之前拉开太大的距离,但此时其作品的第一轮抬升周期已经开始。从2004年春拍开始,其作品的增长速度呈现出先快后慢的特点,并在2005年秋拍达到鼎盛。2004年春拍成交的173件作品创造了近1.03亿元的总成交额,与2003年秋拍相比,作品成交量减少了31.9%,但总成交额却增长了177.7%,与此同时,作品平尺均价也抬高到16.4万元,是2003年秋拍的近4倍。春拍过后,其作品的增长速度开始放慢,渐趋稳定。2005年秋拍,其作品的成交量进一步增加,达到248件,总成交额也增长了5890万元。从2006年春拍开始,其作品的成交量和成交额开始回落,2008年秋拍跌至最低。2008年秋拍,其作品成交了83件,却仅仅完成了不足2500万的成交额,成交率也降至73%。尽管如此,其市场表现还是好过2003年秋拍。2009年春拍,其作品在拍卖市场中开始出现小幅回升,成交率也增加到86%。于是,陆俨少作品的第二轮抬升周期开始了。经过一年多时间的稳定增长,2010年秋拍,其作品的成交量为215件,并未出现大幅增长,但成交额却已逾2亿,平尺均价也随之增长至26.3万元,与2005年秋拍相比,成交作品减少了33件,但成交额却增加了3900多万元。2011年春拍,这种增长的势头依旧不减,173件作品成就了近3.2亿的成交总额。尽管在半年以后,其作品的增长速度开始放慢,但依然十分可观,成交154件,总成交额近2.7亿元。截止到2012年6月13日,尽管2012年春拍尚未结束,但是仅48件作品就实现了7000多万元的成交额,依照这样的成绩来推算,想必2012年的成交量和成交额也会很可观的,而这正是由精品佳作自身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所决定的。

  

潘天寿艺术博采众长,尤于石涛、八大、吴昌硕诸家中取精用宏,在“有常必有变”的艺术主张的前提下,取诸家之长,成自家之体,赋予平凡题材以不平凡的艺术感染力,形成了个人独特的风格,正如他所言,“荒山乱石,幽草闲花,虽无特殊平凡之同,慧心妙手者得之尽成极品”。他精于写意花鸟和山水,偶作人物,尤善画鹰、八哥、蔬果及松、梅等,作品布局清新苍秀,结构险中求稳,造型精简意远,墨彩纵横交错,墨韵多样相叠,用笔凝炼沉健。同时,值得一提的是他的指画也可谓别具一格,成就突出,如表现“映日荷花”这一题材的作品《晴霞》、《朱荷》、《新放》等,他以掌抹作荷叶,以指尖勾线,生动之气韵,非笔力所能达。另外,潘天寿在书法、治印和画史、画理等方面也颇有功力,并将其运用到艺术创作之中,对诗文、题跋、用印等方面极为讲究。

  

在作品整体的市场表现上,黄宾虹、陆俨少和潘天寿较为一致,但与上述两位艺术大师不同的是,尽管潘天寿的绘画作品在成交量和成交额等方面偏低,但作品平尺均价偏高,这一点在某种程度上印证了潘天寿的作品在艺术市场和藏家心目中受重视的程度。其实这种情况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缘于他的作品量太少,即便在国内一流拍卖行也难得觅到潘氏作品的身影。截止到2012年6月13日,潘天寿的绘画作品共上拍600件,成交429件,成交率为72%,总成交额6.5亿,平尺均价为45.84万元。在其所有成交的作品中,成交价最高的作品是其在1959年创作的镜心《江天新霁》,该作品最终在2011年北京保利秋拍中以4715万元的价格成交。潘天寿的绘画作品起步于2004年春拍,比黄、陆略晚。在此之前,其作品单季上拍量均未超过15件,总成交额也未突破200万元,作品的平尺均价也一直保持在2-5万元。以2003年秋拍为例,他的作品成交10件,成交额为143.77万元。然而就在2004年春拍中,其作品成交18件,比2003年秋拍增加了80%,但成交额却高达1400多万,成交额比2003年秋拍增加了882.3%,同时作品的平尺均价也迅速抬升为15.9万元。此后,其作品一直保持着有规律的增长,从2004年秋拍的2248.36万,到2005年春拍的2335万,直到2005年秋拍达到顶峰(2598.27万),作品均价也攀升至34.87万元。2006年春拍,其作品在拍卖市场中开始下滑,16件作品仅拍得884.65万元的成交额,比2004年春拍下降了37.36%。此后两年半的时间里,其作品的成交量和成交额尽管有小幅度的起伏,但整体看来十分稳定,一直保持在上拍15件左右和成交额一千万元上下的水平。而接下来的2008年秋拍,正当全球经济危机全面爆发之际,就连黄宾虹和陆俨少的作品也还依旧保持在低位的时候,潘天寿的作品却令人意想不到的开始了新一轮的快速抬升,这一次成交的15件作品创造了1971.2万元的成交总额,此后的几年里,其作品的抬升速度极快,几乎是以几何倍数的增长速度在抬升,如在2009年秋拍中上拍的30件作品拍出了4303.878万元的价格,但是在半年后的2010年春拍中同样是30件作品却创造了8671.648万元的成交总额,比2009年秋拍翻了一番。再比如2011年秋拍中,虽然其作品的成交率不是太高,仅达到64%,但就是这样,成交的18件作品,竟然创下了总成交额9735.106万的纪录,作品的平尺均价也升至139.65万元。到目前为止,根据笔者所搜集到的不完全数据的统计显示,2012年春拍中其作品仅成交6件,但就是区区6件作品的总成交额也已经达到了3691.5万元的高价,甚至高出了2009年春拍中26件作品的总成交额,可见其作品“物以稀为贵”的价值所在。

  

除了黄宾虹、潘天寿、陆俨少等开宗立派的艺术大师之外,还有很多介于地方和国家之间的国画名家,如李震坚、周昌谷、吴茀之、诸乐三、陆维钊、顾坤伯、陆抑非等。其中周昌谷就是典型。周昌谷是新浙派人物画的奠基人之一,一生传奇。他对传统笔墨技法颇有研究,受到八大、石涛、徐渭、方从义、吴昌硕、黄宾虹、潘天寿等诸多名家的影响,并赴敦煌临摹壁画。同时汲取西方印象派、野兽派的创作技法,兼容并蓄,融会贯通,形成了清新而苍郁的艺术风格。他擅长人物画,亦常作花卉,兼攻诗、书、画、印。其作品多以少数民族生活为题,用色运墨极见匠心,笔墨奔放透逸,色彩潇丽明艳,造型形象生动,善于表现人物细腻的内心感情和特定的环境气氛,注重表现蕴藏在平常生活中的诗情画意,“在朴素美好的生活海洋中捕捉诗意,探求那些扣动心弦的瞬间形象,以激越的诗情画意赞美劳动人民热爱祖国,热爱劳动的优秀品质,唤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富有韵味,意境高远。间写花卉,明艳多姿。可以说,他的作品就艺术价值而言可与大师比肩,无奈其一生命运多舛,作品存世量不多,这就决定了他的作品极富收藏价值,但到目前为止,其作品的市场价位却并不是很高。截止到2012年6月13日,周昌谷的绘画作品共上拍240件,成交176件,成交率为73%,总成交额1965.5万元,平尺均价仅为3.9万元。在其所有成交的作品中,成交价最高的作品是其在1956年创作的立轴《拉卜楞集市》,该作品在2010年浙江长乐秋拍中以2240万元的价格成交。2003年秋拍,其作品上拍20件,成交17件,总成交额68万元,此时其作品平尺均价就已达到1.6万元。之后,其作品在拍卖市场中持续攀升,到2005年春拍时,其成交的12件作品就创造了235.95万元的总成交额,作品平尺均价逾5万。尽管之后的几年里其作品的市场表现波折不断,但整体趋势却还是在抬升的。从2009年开始,这种抬升的速度和幅度开始加速,到2011年秋拍,9件作品就完成了254.28万元的总成交额,作品平尺均价更是突破了10万元。尽管如此,这个市场价格较之其作品自身的艺术价值而言还是有很大距离的,所以,其未来的升值空间还是相当可观的。

 

【相关资讯】

新浙派 走在传统现代间

新浙派第二代 名家辈出 市场空间犹在

新浙派第三代 中青年担纲 市场定位尚不稳定

 

 


【编辑:刘霞】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