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文物保护六十年之古董沉浮 2012-08-18 09:24:41 来源:CCTV 点击:
文物收藏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唐朝开始,人们就将这些人类历史文化的遗存称为古董。通过收藏和鉴赏古人留下的器物与古籍、书画,人们能够穿越历史的长河,与古人对话。然而在中国几千年的文物收藏历史中,只有特权阶级以及少数文人墨客能进入到收藏这一特殊领域。

 

然而,进入上世纪80年代以后,国内开始出现了一批收藏爱好者,而中国民间文物市场,也开始萌芽。

 

北京的古玩市场有一个传统,解放前,古玩生意混杂在日用旧货买卖之中。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这种混杂在旧货市场,甚至菜市场中的古玩交易,又开始出现。较早开始文物收藏的一些藏家,都还记得那时的情景。

 

马未都介绍:一开始文物有很多时候是在市场,是在当时叫自由市场,后来叫农贸市场出现,就是可能你去一个市场里头,全是卖菜的,可能偶尔有一个摊上有几件东西,那个人协调可能还兼着卖菜,不是以买古董为主的,有时候从乡下来带连东西顺手也就卖了,是这么个情况,慢慢慢慢的就开始有固定的摊位出现,都是以地摊的形式。

 

作为国有文物经营单位,文物商店的工作人员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也感受到了这种变化,以及这种变化给文物商店带来的危机感。

 

余平介绍:我们长期以来,文物部门自身,在计划体制下形成的,就是国家垄断收购,垄断销售,只管专营,独家经营。这个铁饭碗,在我们文物商店多年以来这样的,但是在80年代末,我们这种优越在逐步被打破,因为当时的,包括像潘家园,还有像古玩城这样的市场,甚至像红桥,红桥市场,实际当时已经在自发的,越来越发展壮大,形成一定的市场优势,形成客观的市场。

 

为了适应新的形势,文物商店必须改变。

 

位于琉璃厂东街61号的虹光阁,从民国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922年开业至今,一直以经营历代金石陶瓷、字画碑帖为主。1960年,它和琉璃厂其它几家商店一起,成为北京市文物商店的门市之一。虹光阁见证了文物商店在1985年发生的变革。

 

这一年,琉璃厂完成了翻建工作,但是,一些非文物部门生产的,大量旅游纪念品也随之进入琉璃厂。这对文物商店来说,是不小的冲击。

 

大量旅游纪念品在某种程度上冲淡了文物商店的生意,与旅游商店的热闹相比,经营文物的店铺显得冷清了许多。在这样的情况下,北京市文物商店在虹光阁开设了面向国内收藏爱好者的内柜。

 

虹光阁的这一变化,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这时中国的普通百姓,还在为提高自己的物质生活水平而努力。当年,常去逛虹光阁内柜的人很少,马未都,就是其中一位。

 

马未都介绍:就是吃穿住行的基本问题,比如当时自己也没有房子,比如大家追逐的冰箱彩电这些必备的日用品我也没去买,我只不过就是把,我只不过就是逆向走了,就是把钱先花在这上面了,因为我觉得那种精神上的快乐是别的东西不可替代的。

 

在这份内销文物证明书的背后,印有北京市文物局1985年7月发布的,《关于内销文物管理的暂行规定》。按照这个规定,购买内销文物时,购买者必须持有户口薄、工作证,或是其它能证明本人身份的证件。

 

马未都介绍:上面还有规定,比如说你买的这个东西不允许转卖,这些都是有规定的,我填过,我现在可能还有那种表呢,当时买完东西给你个表,等于是顺便给你个通知,这东西不许转卖,牟利,也不许赠送。

 

允许在内柜出售的商品相比外柜而言,范围更广,为了防止文物外流,内销文物规定特别说明,不能赠送或转卖给外国人。

 

尽管与普通商品相比,购买文物有许多特殊的规定,但虹光阁内柜的开放,使更多的人有机会接触到文物商品。

 

余平介绍:当时确实也有一些人,是成捆的把自己家里,老辈子积攒的一些作品,就是卖到文物商店。因为当时也确实只有文物商店有收购权,所以这个渠道基本集中在这儿。

 

上世纪80年代初的一些文物价格,在现在的人看来,很难想象。

 

这几页销售价格统计表,显示了1978年至1986年几年中,一些瓷器价格的变化。

 

余平介绍:我印象当时买一个雍正官窑粉彩碗不过也就是300块钱,350块钱这样就能够买到,我们当时这300多块钱这官窑碗,还得是品相比较好,如果有崩有冲有毛病的,可能甚至百十块钱就可以买到,那这个不可同日而语。现在要买一个雍正粉彩官窑碗,应该说是近百万,大价钱,还不一定买到品相非常好的。

 

对这一批最早接触文物收藏的人来说,文物商店刚刚开放的内柜犹如一个巨大的宝库摆在了他们面前,并且,这也是当时他们购买文物的主要渠道。

 

但是在那时,即使是对这些爱好收藏的人来说,下决心花上好几百元钱买一件文物,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马未都的藏品中,有一张黄花梨百宝嵌龙纹罗汉床。虽然已经十分陈旧,这张床,却引起了马未都的注意。它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床围子上的百宝嵌。

 

百宝嵌工艺出现于明代,它是在螺钿镶嵌工艺的基础上,加入宝石、象牙、珊瑚以及玉石等材料形成的镶嵌工艺,用百宝嵌成的图案花纹会随着照射光线角度的变化,呈现出各种色彩。进入清代以后,百宝嵌发展成为家具制作的重要镶嵌技术之一,通常百宝嵌工艺多用在漆器上,硬木家具上也有不少,但是在珍贵的黄花梨家具上进行镶嵌,并不常见。由于黄花梨本身就十分名贵,所以黄花梨百宝嵌家具就更显得更加珍稀和贵重。

 

尽管十分喜欢,但四千元的价格,却使马未都只得望床兴叹。

 

直到1997年,这张黄花梨百宝嵌龙纹罗汉床才成为了马未都的藏品。

 

马未都介绍:李翰祥导演当时在北京拍火烧圆明园,垂帘听政,那时候80年代,1984年,1985年,那时候四千块钱很多了,买不起,他买了,他买了以后,修好了以后,他用了一段时间,最后在,他买了十来年,在1997年的时候,他转卖给我了。床至少有400年的历史了,一个床经过400年的时间,能够经历了我们国家的风风雨雨能到今天,本身就是个奇迹,我们又有缘,对于我个人来说又有缘碰见它,从买不起,到买得起,到最后收藏,展示给公众又是个奇迹,所以有时候我很珍惜这种缘分。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