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拾珍 2012-08-27 13:11:57 来源:人民日报 点击:
十年来,中国的博物馆事业,无论是在数量、规模、硬件建设方面,还是在收藏、展示、研究、公共教育等方面,都有了跨越式的发展。。本刊特约有关部门的三位人士,回顾中国博物馆的十年发展,展望未来之路。

免了一张票,推开几扇门

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宋新潮

 

改革开放特别是十六大以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显著提升,博物馆建设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全国博物馆的数量快速增长,从改革开放前的350座,增长到现在的3415座;专业化水平显著提高,一批知名博物馆在基础设施、研究展示、管理运行与社会服务等方面快速进步;博物馆藏品不断充实,2011年仅文物系统所属博物馆的藏品总量已达1902万件(套);对外交流日益广泛,全国博物馆每年赴境外的文物展览达80余项,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开始有计划地引进国外文物展览,向世界展示中华文明,向国人推介世界文明。

 

博物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阵地。从2004年起,各地博物馆不断加大向公众免费开放的力度。2008年以来,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全国1804个公共博物馆分三批实现了向社会免费开放,加上自行免费开放的博物馆,全国免费开放博物馆的总数已经超过2400个。一些民办博物馆也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主动实施了免费开放。中央用于博物馆免费开放的财政补助总额,4年累计投入高达82亿元,成为文化领域中最大的一项公共文化支出。

 

免费开放的直接成果,是博物馆观众人数大幅增加。据统计,免费开放四年来,全国博物馆年均接待观众4亿人次,每馆比免费开放前平均增长了50%—70%。各地的省级博物馆观众人数更是普遍增加了3到4倍。随着观众人数的增加,观众群体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学生和本地低收入阶层增长明显。以湖北省博物馆为例,其免费开放后50%的观众是武汉及其周边的当地居民。由此可见,免费开放政策的实施,极大地拉近了博物馆与人民群众的距离。

 

免费开放对博物馆事业更是一个巨大的促进。博物馆渐渐由以藏品为工作核心转变为以服务观众为核心,更加强调社会服务和社会教育。2007年至2011年,仅文物系统所属博物馆年举办陈列展览数从7689个增长到17297个。伴随着社会关注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走进博物馆,更有不少热心者直接加入到了“博物馆之友”、志愿者组织行列中,弥补了博物馆服务人员的不足,也增强了博物馆与社会的互动。

 

为了适应免费开放对博物馆的新要求,中国博物馆协会在有关政府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自2008年积极推动建立博物馆质量评价体系。启动了对全国博物馆的评估工作,评定了83座一级博物馆,178座二级博物馆和290座三级博物馆。同时,在中央财政的支持下,实施了中央和地方共建博物馆计划,确定了上海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河南博物院等8个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由财政部和国家文物局牵头给予经费和政策支持,助力这些博物馆基础条件和业务水平的全面提升。2010年国际博物馆协会第二十二届大会在上海召开,正是国际社会对中国博物馆发展认可和肯定的最好证明。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将加强博物馆、纪念馆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向社会免费开放服务,列为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时代为中国博物馆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同时也对博物馆发展提出了更新的要求,中国博物馆发展依然是任重而道远。

 

【相关资讯】

全国美术馆年底前全部免费开放

中国美术馆、博物馆免费开放经费获长效保障

博物馆免费开放还有多远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