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刚:相信艺术史,不相信资本 2012-10-20 09:20:22 来源:今日中国美术 作者:刘磊 点击:
张晓刚:其实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的成名作是1981年的毕业创作,一套画藏族的组画,其中《暴雨将至》和《天上的云》两幅画第一次刊登到《美术》杂志,封二,还有评论。由于《美术》杂志极具权威性,很多人都很羡慕。那就是我的成名作。

1994年,张晓刚于重庆,为圣保罗双年展进行创作。

1994年,张晓刚于重庆,为圣保罗双年展进行创作。

相信艺术史,不相信资本

问: 今天,您已经是中国最成功的当代艺术家之一,和全球最有影响力的画廊合作,备受众人瞩目。但您绘画的风格一直保持着原有的理性和审慎。成名对您来说,除了这些还意味着什么?

张晓刚:这样把这些条件并列起来似乎感觉挺成功的,但我觉得对我个人来讲没有太大区别,现在的你们和我聊天,跟十年前的我聊天是同一个人。起码自己判断自己还是真诚的艺术家。不管别人怎么看我,潮流如何发展,我一直真诚地面对自己,认真地画画。

我在美术圈混了30年,一步步地走到了今天,就像画画一样,一个阶段接着一个阶段的往前走,对我来讲是件很自然的事情。

问:你今天跟以前创作初衷上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张晓刚:这次在欧洲还跟人讨论这个问题,今天画画的动力是什么。如果从成功学角度来看的话,这个动力可能该结束了,但作为艺术家的动力是什么,这个真正得好好想一想。对我个人来讲动力很简单,因为我从小就喜欢画画。艺术曾经带给我过孤独和困苦,但最后我还是热爱它,这才是最真实的动力。

当然动力也可以和具体的东西联系在一起,比如价位、拍卖纪录等。但这样的艺术家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面临价值观的挑战。相信艺术史,还是相信今天的资本,靠自己的选择。

如果你真的热爱艺术,就要做好准备,毕竟只有少数人有被老天眷顾的运气。20年前我们一起热情地做艺术时,谁也不知道未来会是怎样。但是现在时代不同,年轻人面对的诱惑太多,对生存的要求也更高,所以压力很大。当时我们考美术学院肯定会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而现在考学首先考虑的是学历的问题。

问:后来的“F4”的说法你怎么看?

张晓刚:最早那会不叫F4,就叫“王张方”,王广义、张晓刚、方力钧三个人。后来岳敏君加入,台湾人开始叫起“F4”。台湾有个电视剧里有F4,我很好奇他们怎么就把媒体套用在艺术上。

问:你现在也经常到国外,《大家庭》也是国外先被认可,通过与西方人的对话和交流,您发现他们对您的作品真正感兴趣的地方是哪里?您认同他们对您的评价吗?

张晓刚:首先与人交流的时候不可能直白的询问“你喜欢我作品的什么地方?”但如果多参加一些活动,能感觉到中国艺术在西方人心目中什么样概念。但我觉得这个问题已经没那么重要了。中国的艺术品现在卖得这么贵、这么火,西方人都很好奇。市场帮了中国艺术一个忙,就是让更多西方人开始关注中国艺术。其次我觉得不应该把中国和西方分裂开来,把两者对立起来很矛盾、纠结,就相当于把西方艺术当老师,但又想超越、消灭他们,这种心态不太健康。

大家也会关注西方人认不认可我们的学术,这其实是不自信的姿态。西方人很单纯,你的作品有那么多人喜欢,就会觉得很牛。这次出国和一位捷克艺术家在一起交流,他在1992年就参加过卡塞尔文献展,但是见到我很紧张。我问他为什么紧张,他说你太有名了我很怕。后来我们一起聊天,都觉得中国艺术家运气太好了,而捷克艺术家则因为苏联解体错过了机会。

西方人经历过资本主义,他们认为创作和销售很正常,而中国人喜欢把这两者分开来看。有人来买了作品之后,艺术家自己都会怀疑我的作品是否太过商业性,不够严肃。另外的人就怀疑他是不是迎合了什么趣味。而西方人不会这样想。

问:还回到作品来说,您的创作影响了很多人,现在有很多人都在复制并且贩卖“符号”,您的创作有没有遭受过这种质疑?您是怎样看待这些质疑的呢?

张晓刚:太多,这个很正常。我觉得这个是商业社会中比较普遍的问题,当艺术成为商品的时候,你就要接受各种各样的检验,其中包括很多人对你的质疑,我觉得这个很正常,你在这个商业社会里边就得面对各种各样的反应。我都把这些理解为商业反应,而不是文化反应,因为这个是商业刺激他们,而不是艺术在刺激他们,找到了这个根以后,就无所谓他们说些什么了。

1996,张晓刚与栗宪庭在德国

1996,张晓刚与栗宪庭在德国

 


【编辑:赵丹】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