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上百万的元本草孤本 百年海外漂泊终回国 2012-10-22 09:59:58 来源:北京日报 点击:
“元本草”孤本——《类编图经集注衍义本草》将于10月28日面世,在海外飘泊数百年之后,这一珍贵孤本由中国书店出版社影印出版,其独特的文物价值和版本价值因此得以延续。

专家鉴定为稀见孤本

元刻本《类编图经集注衍义本草》一书,有42卷、《序例》5卷,该书半页十行,行十九字,小字双行同。双黑鱼尾,黑口,左右双栏,以黄麻纸印刷。该书题为宋代寇宗奭撰,考其源流,实际上是南宋人在整理《大观本草》的基础上增入宋代寇氏《本草衍义》而成。

2010年夏,“元本草”从日本“回国”之后,不超过20个人已先睹为快,这其中就包括近90岁高龄的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文物鉴定专家傅熹年。在仔细进行现场鉴定后,傅熹年认定《类编图经集注衍义本草》是元代方明甫在宋代寇宗奭《本草衍义》基础上的校正本,未见历代公私书目著录,为稀见的孤本,对研究该书版本的流传与异同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国家博物馆(微博)研究员黄燕生和傅熹年一起进行了现场鉴定,他也认为该书是元刻孤本,而且该版本元刻风格明显:“只是封皮和国内见到的古籍善本不同,封皮好像日本人做过,但是刊本是在中国刻的。”

黄燕生说,他曾参与过国家博物馆中国通史陈列修改,而在其中的科学技术部分就涉及有“本草”内容。“上世纪90年代,国家曾经征集到从日本回流的一部‘唐本草’抄本,为唐高宗时由长孙无忌等人编纂的《新修本草》,该书作为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官修药典,曾在中国通史陈列中展出。但是‘唐本草’没有刻本流传下来,原刻本中的图绘我们因此无法看到。”

不仅如此,据黄燕生介绍,除《本草衍义》外,到目前为止,官修“本草”古籍中,“唐本草”和“宋本草”都没有宋刻本传世,目前所见最早的刻本是蒙古刻本和元刻本,也极为稀有,《类编图经集注衍义本草》的版本价值由此可见一斑。

“元本草”实际成书于宋代

黄燕生认为:“《类编图经集注衍义本草》实际成书于宋代,由元代人校正。”该书既有宋代官修《大观本草》内容,也有宋代寇宗奭个人编撰的《本草衍义》内容。他进一步解释说:“中国古代中医除了家传之外,中央政府也会组织人力进行研究,因此官方要颁布‘本草’,并以官方名义出书,如此这样,老百姓就明白哪些草药是无毒的、哪些是利于健康的,而中医开了处方后,老百姓也会对照书,看看是否对症下药。”因此,中国古代官修本草相当于药典,具有独特历史价值和应用价值。

令人意外的是,在昨天的采访过程中,记者了解到,《类编图经集注衍义本草》尽管是孤本,但是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竟然也藏有同名书的残本,但不是方明甫校正本。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研究员郑金生证实说,目前该图书馆藏有该书目录1卷、5卷《序例》,总共6卷,该本除题为寇宗奭编、许洪校之外,还增题僧慧昌校正。

非遗传承人妙手修复

至于令人关注的“元本草”的影印出版,中国书店总经理于华刚说,该书采取了原汁原味的影印:“我们精心采用安徽手工加厚单宣纸,函套与封面选用特制仿清宫廷宋锦,与这一海内外孤本珍贵的版本价值和文献价值高度契合。精工细作,以求此中华医药典籍流传有序,再传三五百年而香火不绝。”

该书出版前,装订修复由中国书店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高级技师汪学军和刘秋菊共同完成。据介绍,此书为“崇兰馆”收藏日式装帧形式的原托裱工古籍,面封为日本皮纸,但大致保存完好,品相上乘,只是散见虫蛀和局部残损。修复过程中,两位非遗传承人首先除尘杀菌,小心清理;后用旧存的明清老纸,补洞溜口,将书皮更换成旧藏的乾隆内府瓷青书皮;再经订皮上线,全然修复为具有中国传统古籍特色的线装书。

《类编图经集注衍义本草》一书经过非遗传承人妙手修复后,高清扫描,原大原样影印出版,全书共两函十五册,脱下残破断线的“日式皮纸”外衣,回归原汁原味的中式精美装帧,以飨广大读者与专业研究者。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