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学院在全世界积极从事文化活动 2012-11-02 09:44:58 来源:新浪 点击:
歌德学院是一家在全世界运作的德国文化机构,它旨在推动德语语言在国外的认知,开展国际间的文化合作以及全面推介德国形象。在新的全球挑战时代,歌德学院工作着眼于深化彼此间的文化理解和加强德国在世界上的声誉。目前歌德学院在全世界83个国家中拥有147家分支机构。

一、歌德学院简介

歌德学院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在世界范围内积极从事文化活动的文化学院。

我们的工作是促进国外的德语语言教学并从事国际文化合作。除此之外,通过介绍有关德国文化,社会以及政治生活等方面的信息,展现一个丰富多彩的德国形象。

歌德学院是一家在全世界运作的德国文化机构,它旨在推动德语语言在国外的认知,开展国际间的文化合作以及全面推介德国形象。在新的全球挑战时代,歌德学院工作着眼于深化彼此间的文化理解和加强德国在世界上的声誉。目前歌德学院在全世界83个国家中拥有147家分支机构。

歌德学院促进中国人和德国人之间的相互理解视为其中心任务之一。文化合作和介绍德国文化 一并为工作的核心。为此,歌德学院与中国的合作伙伴共同开发出了一系列项目和长期的计划。其目的是希望双方在艺术和知识领域促成富有成果的交流和稳定、互信的接触。

歌德学院为在国外邂逅和讨论来自德国的当代艺术创造机会。歌德学院与地方合作伙伴合作,在造型艺术的所有领域内发起和赞助了众多团体和单独展览。歌德学就文化和时代历史方面的主题制作了一系列记录性的巡回展览,就当代德国艺术的重要发展趋势组织了会议和小组讨论节目,开展研讨会,实施艺术家居留项目(Artist-in-Residence-Programme)并举办与德国艺术家的对话活动。

歌德学院是德国在世界范围内积极从事文化活动的文化学院。 它的工作是促进国外的德语语言教学并从事国际文化合作。除此之外,通过介绍有关德国文化、社会以及政治生活等方面的信息,展现一个丰富多彩的德国。 50多年以来,通过歌德学院、歌德中心、文化协会、阅览室、考试中心和语言学习中心组成的网络,它在德国文化和教育政策中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

二、赞助项目

1、“德国之夜”的多媒体空间艺术

2007年9月,由歌德学院(中国)德国文化中心企划的一场名为“德国之夜”的多媒体空间艺术展在茉莉餐厅举行。

在长达12小时的“德国之夜”活动中,众多音乐、影视、文学、当代艺术等不同领域的艺术家、策划人,在京主流媒体编辑/记者,各国驻华使馆官员,德国顶级品牌厂商高层领导均亲临现场。从日暮十分至次日凌晨,从餐厅的亲水露台至户外广场,从位于地下一层的夜店至城堡顶层的花园,茉莉的多维空间不但为中-德艺术家提供了一个综合立体的展示平台,也为近2000名与会来宾提供了一个全方位感受电影/视觉艺术、音乐、文学、装置艺术等众多艺术门类魅力的绝佳机会。

2:第三届广州三年展

2008年10月,第三届广州三年展将与歌德学院共同举办题为“与后殖民说再见vs后西方社会”的国际论坛。届时,海内外学者与艺术家将对广州三年展以及同期在亚洲发生的多项国际大展进行深入、坦诚的批评与反思。期间,还举办 Werner Herzog电影作品展示。

3:上海双年展

2008年9月,歌德学院赞助了第7届上海双年展,此次双年展的主题是“快城快客”。此次双年展的策展人是张晴(上海美术馆副馆长)、朱里安o翰尼(Julian Heynen)(杜塞多尔夫K21艺术品收藏馆的艺术总监)和翰克o斯劳格(Henk Slager)(乌特勒支视觉艺术与设计学院的院长)。通过赞助这一算得上是亚洲最为重要的艺术双年展,歌德学院期望借此促进来自中国、德国和全世界的艺术家之间的联合和合作;此外,它还希望在此基础上与中国的合作伙伴,如上海美术馆,建立起更多的合作。

与上海双年展几乎同时举办的还有由对外关系学院(ifa)和歌德学院于9月6日和7日联合举办国际策展人研讨会。此次会议是ifa举办的“双年展对话”系列活动的延续。其主题就是双年展模式本身和全世界日益增长的大型周期性活动的数量。在一系列公开和内部的讨论中,一些新的和正在酝酿中的双年展,如日本的Echigo-Tsumari三年展或巴勒斯坦的Riwaq双年展,得到特殊的关注。

4:“两块东西,东西两块”德国设计师群展

2009年2月20日-2009年5月6日,歌德学院(中国)继续支持参展艺术家的作品在706空间展出。

展览的名称“两块东西”是指“物品”——设计品,“东西两块”是指“地区”——德国、中国。这个在中国举办的有关德国设计品的展览,与其他大多数设计展不同的是:这里的设计品是可以出售的,任何人都可以把它们带走,并在你希望的时间与地点使用它们。展览更像是一间临时的“商店”,在这个空间内通过“购买”这一动作,设计品从摆放在展台上的艺术品回归其本来的身份——消费品。部分参展品牌:Proxy、HUT up Berlin、Bless。

5:白鹰之光——萨克森–波兰宫廷文物精品展(1670-1763)

为进一步促进中德两国间的文化交流,德累斯顿国家艺术收藏馆2008年展出的萨克森艺术瑰宝带到了北京故宫博物院,并于2009年4月8日正式对外展出。故宫博物院郑欣淼院长与德累斯顿国家艺术收藏馆总馆长马丁o罗特教授博士以及德国联邦议院新闻与媒体委员会委员莫尼卡o格鲁特斯教授共同宣布了展览开幕。

此次展览一共展出209件/套萨克森–波兰宫廷的艺术瑰宝,通过奥古斯特二世的宝座、绘画、铜版画、陶瓷、军械装备以及各类徽章与宝石,向人们展示了萨克森–波兰统治者的自我展示策略及其雄厚的实力与不可动摇的地位,描绘了17/18世纪艺术在欧洲宫廷内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以及选帝侯对宫廷权力的利用。

萨克森–波兰宫廷是17/18世纪欧洲宫廷的一个范例。奥古斯特二世与奥古斯特三世是此次展览的中心人物,在他们从萨克森选帝侯晋升为波兰国王之后,萨克森-波兰艺术也随之进入了最鼎盛的时期。

6:歌德音乐夏夜:柏林音乐之夜&通俗摇滚音乐节

2009年6月14日 至 2009年6月18日由歌德学院(中国)、庆繁祥文化主办的歌德音乐夏夜:柏林音乐之夜&通俗摇滚音乐节系列演出在北京东城区举办。

始于2007年的“德中同行”是一个为期3年的德中文化与音乐交流系列活动,由德国总统克勒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共同担任监护人。到2010年,活动分别在中国的6个大都市举办,核心活动是9天的露天音乐文化节。

“歌德夏日音乐节”系列的目标是在北京为对德国音乐、文化感兴趣的朋友搭建一个优秀的系列平台:以此独一无二的活动形式联络中德文化界、媒体、经济界代表、国际组织以及国际文化交流方面的伙伴。

7:德音乐工业高峰圆桌会

歌德学院携手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于2009年6月17日和18日在北京共同举办中德音乐工业高峰圆桌会议。为期两天的研讨会分别由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向勇和歌德学院(中国)北京院长倪之克博士主持,围绕“新媒体技术音乐产业”这一主题,邀请到来自德国音乐产业界不同领域的资深人士,如:Initiative Musik音乐资助机构(由德国政府组建,专为推广德国摇滚乐);Berlin Calling(德国的流行乐、爵士乐扩展海外演出市场)等,前来介绍他们的工作项目;就欧洲文化事件管理结构、国外乐队在中国巡演涉及法律的相关现状与问题、德国音乐家在中国市场出版唱片以及新媒体技术在现今音乐市场的角色、在中德两方合作的可能性等方面与中国音乐产业界的相关代表人士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广泛的交流。

8:室内乐在中国系列活动:德国当代音乐周

2009年6月,由中央音乐学院主办,德中同行、德国EVS音乐基金会、歌德学院(中国)、库客公司协办的德国当代音乐周在北京举办。

德国作曲大师拉亨曼及其著名德国音乐家受邀在中央音乐学院的德国当代音乐系列活动中的作曲大师班、工作坊中授课并举办讲座。在此期间,举办德国当代音乐的系列音乐会。德国弗莱堡的当代室内乐团演奏拉亨曼和其他当代作曲家的作品并开办工作坊。沈阳音乐学院的十四名学生去北京参加这一活动。之后拉亨曼和夫人钢琴演奏家菅原幸子前来沈阳音乐学院举办音乐会、讲座并为学生上课。

9:公共空间艺术:“钉杠捶”XXXXL号

在北京金长安大厦巨大的16.657 平方米的LED显示墙面上, 从2009年4月15日起,第一次作为电子艺术创作 “钉杠捶”的展示平台。青年艺术家茶拓笔的作品在那里循环播放。

在这两座大厦的墙体上,人们会看到两只大手,他们不停地相互变换着“石头、剪子、布”的游戏,这就相当于德国的“Schnick, Schnack, Schnuck”,而在中国它有另一个名字叫做“钉杠捶”。这三个手势表示的是,当两个人发生分歧时,通过这三个手势来作出决定。 游戏规则很简单:剪子能剪破布,但是却硬不过石头,而布又能包裹住石头。所以每个手势都能压住另一个,同时也有自己不能逾越的“天敌”。“非常特别的一点是,石头、剪子、布这样的游戏全球通行。人们是否操着同一种语言,能否顺畅交流,都不是问题。”茶拓笔解释说。

10:新戏剧艺术:中国/德国

2009年10月16日至19日,歌德学院北京分院与杜塞尔多夫剧院合作的项目“新戏剧艺术:中国 / 德国”在北京举行。该活动是2009年3月于杜塞尔多夫剧院成功举行的第一部分的延续。它不仅涵盖了对剧作家和作品的介绍,而且还进一步推动了两国戏剧创作者(作者、导演、编剧)之间的跨文化交流——通过比较、讨论戏剧的不同创作方式和工作环境,使来自不同国家、拥有不同社会认知的剧作家们从中找到契合点,以便今后可以共同合作。“新戏剧艺术:中国/德国”的序曲 “中国新戏剧艺术”已经成为了中国当代戏剧在德国的盛大节日,并建立了中德剧作家之间的交流平台。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