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艺博”隐藏的学院痕迹——寻迹中国十大美院 2012-11-14 15:58:50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作者:劳霭华 刘学明
若论国内青年艺术学生的创作,难越“艺术学院”的樊篱。虽说“学院”这一西方舶来品,在中国土壤中扎根、发芽仅仅百年,但已取代传统私塾、皇家画院成为近代中国艺术人材的摇篮。

若论国内青年艺术学生的创作,难越“艺术学院”的樊篱。虽说“学院”这一西方舶来品,在中国土壤中扎根、发芽仅仅百年,但已取代传统私塾、皇家画院成为近代中国艺术人材的摇篮;历经社会变革与人文洗礼,艺术学院的精神品格已悄然而立,并以润无声地方式滋养着推陈出新的青年艺术创作。

在首届大学生(广州)艺术博览会的青年艺术学生创作中,不仅可以寻觅出艺术学院百年传统的痕迹,也能流露出青年学子尝试破茧重生的勇气。

1、中央美院:造型基础训练的坚守

中央美术学院稳坐中国八大美术学院之首,在中国艺术界和艺术教育界具有代表性和风向标的意义和影响力。自1918年建校以来,它就一直引导着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发展,尤其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央美的教学体制与教学结构迅速成为全国各地艺术院校教学的模板,1950年代享誉大江南北的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就是这个时代的产物,正是从这个油画训练班毕业的学生后来成为中国油画教育的主力军。

也许是身处中国政治的核心位置,中央美术学院改革与发展总是在传统中求新,稳步中求发展,所以在“反传统”的八五时期,中央美术学院的师生并没有盲目的跟进,而是专注于艺术语言的训练与研究,西方已经放弃扎实的写实基础训练,而中央美术学院仍然坚守严谨的造型训练。纵观艺术史,立体主义大师毕加索、抽象表现主义巨擘德库宁等都具有极高的造型能力,由此可见,严谨的造型基础训练并不是创造力的障碍和羁绊,欠缺造型基础一切艺术理想的实现都会举步维艰。

而中央美院也并未因对造型艺术学科传统的继承,而走到保守的地步,对于创新,中央美院则更致力于本质上与观念上的创新,注重对传统的传承上有所创新。

颜小倩《礼物二》油画.jpg

颜小倩《礼物二》油画

作品解析:颜小倩 《礼物二》130×70 油画

这幅作品刻画了一位少女在面对日常聚会结束后礼物的情感状态,或失落,或痛苦……配以淡蓝色的背景,高远的地平线,灰暗的圆月,孤寂之感油然而生,并与少女忧郁的气质相得益彰,颜小倩的这类作品是中央美术学院传统画室所培养的创作手法,追求画面凝重与生动。

冯莹《杜比》油画.jpg

冯莹《杜比》油画

冯莹 《杜比》72x54 油画

这是一幅抛弃美院写实传统的小清新作品,她的创作虽无法展现写实的功底,但在色彩搭配、空间营造上却深得古典绘画的精神。在卡通、平面绘画泛滥的时代,作品不失为一幅推陈出新的佳作。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