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榆:也谈文物艺术品市场“捡漏” 2012-12-03 09:55:27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作者:赵榆
社会上风传文物艺术品市场“捡漏”之说由来已久,解放前就已盛行,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文物艺术品市场的发展,此传说又得复燃。此种传说,是有害无益的,民众街头巷尾议论一下无甚大碍,新闻媒体且莫参与宣传鼓吹,否则助长此风,贻害无穷。

杨维桢《行书诗·元夕与妇饮》由王季迁的后人释出,文物艺术品市场马上出现轰动,引起众多收藏家与书画爱好者的重视。山东泰康文化公司诚请专家顾问团体进行研讨,首先确定是否真迹,经过多位书法鉴定专家,其中包括三位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认真鉴定,一致确定绝真无疑。

其次议定购藏价格的底线,山东泰康文化公司在拍卖市场购藏文物,一直是低调行事,从来不逞强斗狠,超过了预定的底线,一般不再硬顶,有时遇到熟悉的收藏家,还要放人一马。

2011年秋季拍卖会上,准备以一千二百万元买下齐白石巨幅《篆书马文忠公语》立轴,当出价到九百万元时,发现竞争的对手是一位熟悉的收藏家朋友,主动示意推出,以此谦让的精神,在收藏界结下友好的人脉关系。其实,世界上好的文物多得很,你一家是买不净的,这次你让人家一丈,下次人家就会让你八尺。专家顾问团经过认真研究这件诗剳的文物价值、艺术价值,以及市场上曾经出现同类拍品成交价,大家认为如果市场行情好,拍卖现场出现要买此件拍品的藏家人数多,可能会竞争到八千万元,因为此件拍品底价为三千万元,山东泰康文化公司参考专家意见,把购买底线价格定在四千万元。在拍卖现场拍卖师叫出起拍价以后,应价迅速升到三千万元,山东泰康文化公司应价三千二百万元,现场几位买家示意退出,拍卖师落槌,加上佣金,以3680万元成交。

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购藏超千万元的大货,需要强大的学术支撑,认真研究,严肃对待;购藏几千元、几万元的低档次文物,也不得草率马虎,否则假货是最贵的,丢钱事小,丢人事大,丢掉投机“捡漏”的错误思想,收藏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所述谬论,仅供友人参考。

 


【编辑:江兵】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