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古董隐形产业链:名壶可代工书画可量产 2012-12-18 09:28:54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夏清逸
据法国著名艺术品拍卖网站发布的年度艺术品市场报告的数据,2011年,全球艺术品交易额中,中国排名第一,占全球市场的40%,几乎相当于第二名美国和第三名英国的交易额总和。古董收藏不再是有钱有闲者的专利,随着各种名目的展览会、古玩市场的增加,中国正在掀起一股收藏热潮。

夜间出笼的“鬼市”

12月8日,周六,凌晨3:30,落雨后的深冬,寒意更加逼人。而上海城隍庙附近的老街上却依然人影幢幢。

在这条十米左右见宽的街道两旁,从入口的牌坊处就摆起了小摊,一路向里延伸了几百米。借助街道内昏黄的路灯,不时有影影绰绰的手电筒光束扫过两边的地摊,而小摊主则几乎隐没在黑暗之中。

这里就是上海最有名的“鬼市”。每周六凌晨,陆续有人上摊,直到清晨六七点钟人流散去,迎来城隍庙老街喧闹的早晨,就这样日复一日轮回着。“鬼市”是中国传统的交易古玩旧货的集市,通常有红木窗框、紫砂壶、书画、玉器、瓷器等物品。而与一般集市不同,鬼市只在没有阳光的夜间出现,买卖人人手一只手电筒,用来照明和观察货品。

尽管几乎每一个摊主都宣称“我的东西都是‘老’的”,但这些“老”东西,可能昨天还在某个乡村的家庭作坊里。

在中国的古玩与艺术品收藏市场,有一条隐秘的产业链,从毫不起眼的乡村和小镇通向大城市的收藏品商店和拍卖行。经过这条产业链的“升华”,一幅千元左右的“吴昌硕”(绘画)最后可以变成几十万元,一个数百元的“顾景舟”(紫砂壶)也能炒到十几万甚至上百万元。而“鬼市”只是这条产业链中下游的一环,用来处理那些并不高明的仿制品。

“我这边都是从外面收来的旧东西,不像他们的,都是假的。”一名摊主如此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每周他都会到全国各地的乡村兜兜转转,从农民家中淘一些“宝贝”,有时听说哪里拆迁就立刻冲到当地,收一些东西拿到“鬼市”摆摊。

在这里,买卖双方除了谈价钱外几乎不交流,除非碰上初来乍到刚入行不久的人,不过,摊主们总是信誓旦旦地保证:“我的都是‘老’东西。”

除了卖家,“鬼市”上还有一类职业买家,他们往往有自己的店铺,每周来此淘一次货,再拿到自己的店铺出售。一对中年夫妇就看遍了每个摊位的紫砂壶,遇到品相好一点的就收下来放到随身的行李袋中。他们每周从外地来上海进货,专收紫砂和瓷器。而记者也在“鬼市”看到不少拖着大行李箱的买家在“淘货”。

一位上海的画廊老板明显淘到了满意的货品,他展开一幅泛黄的莲花鸳鸯绢画,笑着对记者说:“这东西寓意好,开价8块5,最后5块成交,我拿回去裱一下,也不卖贵,开个三五千元,肯定有人买。”在“鬼市”,一块等于100元,一角等于10元。这幅500元成交的旧画,在他的画廊可以标价几千元。这名老板还展开一幅卷轴,“唐云的画,仿得还可以。你喜欢书法么?以后有好的拿过来,我可以帮你卖。”该老板说。

不过,有人对“鬼市”的货品显得有些不屑。“这些赝品都是仿得最差的,真正好的不会在这里出现,也不止这个价。”一名圈内人告诉记者。

事实上,尽管“鬼市”的仿制品比较粗糙,几乎没有人把它们当真品买,但它们和那些足以以假乱真的赝品却系出同门。

而在中国不少乡村小镇就是这些仿品的制造基地,虽然大部分仿品工艺较差,容易鉴别,但仍有不少“精品”被职业买家们看中,经过再装裱等处理进入画廊和工艺品店,“每年总会有一两件‘精品中的精品’完全可以以假乱真地在拍卖行拍出高价。”上述人士说。而那些“次品”则流向了“鬼市”和一些普通的艺术品商店。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