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古董隐形产业链:名壶可代工书画可量产 2012-12-18 09:28:54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夏清逸
据法国著名艺术品拍卖网站发布的年度艺术品市场报告的数据,2011年,全球艺术品交易额中,中国排名第一,占全球市场的40%,几乎相当于第二名美国和第三名英国的交易额总和。古董收藏不再是有钱有闲者的专利,随着各种名目的展览会、古玩市场的增加,中国正在掀起一股收藏热潮。

书画胥口镇

来到苏州胥口镇,问了当地人才知道,原来那个尘土飞扬、正在修路的街口就是“中国书画之乡”的入口。

在这条街的深处就是陈霞(化名)的店铺,她今年45岁,说话声音很轻,看到顾客进去也不多说话,但当顾客指着一幅画说“吴昌硕”的时候,她的语调一下子欢快起来,说话声音也大了些,“你是识货的啊。”

这条街上,有300元的“徐悲鸿”、500元的“吴昌硕”、800元的“张大千”……不过“那些都是大路货”,陈霞弯下腰打开一个柜子,“我不开锁你是看不到好东西的。”

这家店里也有一些“名家书画”,有些就是陈霞本人画的。陈霞从小就在画院打样,积累了不俗的功底,而她的丈夫、女儿、弟弟、舅舅都是学画画的,女儿的老师和她舅舅还系出名师。

陈霞拿出一叠没有装裱的画,抚摸着画纸说:“这些是我弟弟画的,何家英的,别家都没有。你看这眼神、轮廓,没有本事是画不了这么到位的。我自己也会画,但是不会写字,也没我弟弟画得好。”陈霞说,这些画已被一位常州顾客预订了,价格通常在1000元左右,他是陈霞的老主顾。

“这些都没有落款,我们怕落坏了毁了画,你回去自己落,再找个会写字的,最后裱一裱,绝对能上拍卖行。那个常州的客人都不还价的,从我们这里拿货送到北京的拍卖行,一副卖个3万元都不止。”陈霞说。

而在另一家店,店主老冯(化名)和他的妻子热情得多,但店里的画仿得却相对粗糙,价格也便宜,一两百元就能买到。“高仿最近少了,风险太大,我们这幅画你拿到小拍(注:拍卖行的拍卖会分大拍和小拍,大拍多为精品、珍品,小拍的拍品质量则相对普通)拍个一两千稳得不得了。那些当真品卖的高仿价钱也高,一两千才拿得下。”老冯说。

老冯这里的画在“鬼市”就能看到,这里200元一幅,在鬼市开价五六百元,而送到拍卖行和画廊则能标价上千元。在堆砌的卷轴上,记者看到一张某拍卖行送来的订单,老冯说,和这家拍卖行有合作关系,拍出去一幅给500元,没拍出去就退回来,而拍卖行的起拍价最起码在3000元。“今年来了两批单子,卖得还可以,还送了我们两箱酒呢。”老冯热情地说。

不过,拍卖行还是小头,老冯更大的客户是经营饭店或艺术品展会的商人,因为有平台展出这些画。“拍卖行成交量不大,但价格高,上次刘大伟(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这里都是指仿品)的仿得比较好,我们这里500元拿走,拍了2万元。”老冯说。

而有些客户会提要求,比如告诉老冯画要在拍卖行3000元起拍,老冯就会按这个标准画。在这条街上,几乎所有开店的都会画画,只是水平高低有别。如果老冯自己画不出来,就找更专业的人帮忙画。

“我们也就是跑跑量,像这幅180元的,我们找人画、纸、装裱……各种成本加起来也要100多元,每幅画也就赚20元,主要靠走量比较多。”老冯的妻子说。

快要迈出店门时,记者看到收银桌上摆着两本拍卖行的图录,便随手拿来翻阅。老冯上来搭话说:“图录上80%都是假的,他自己也不说这是真是假,你如果觉得是真的就买,自己负责。”老冯随手指着一副标价6万到8万元的唐云作品,“有的一看就知道是我们这里出去的,买下来后在家放几年再拿出来,人家就以为是真的了,真假越来越模糊。而且我们这里出去的画,在这家拍卖行拍出去了,在另一家就能以更高的价格起拍,连证书都有了,价格自然就上去了。所以拍卖行拍来拍去就那几幅画。”老冯说。

当记者提出能不能把这本图录送给自己的时候,老冯马上说:“这个不行的,我们还要自己对着画。”

原来,在这个市场,图录和画册也是一种稀缺资源,有些画家的画册在市面上已很难找到。在陈霞的店里,陈霞也对一些画家表现出了兴趣:“你以后有他们的画册就拿过来,我绝对给你优惠。”

徐悲鸿、张大千、吴昌硕等名家的仿品已是“大路货”,这条街上家家户户都有卖,但像何家英等画家的画就很难看到,并且被老板当作珍品,一般不放在店外展示。因为这些画出得少,市场好,现在仿冒的少,更有市场。

“你看何家英的画别家就没有,这些我们是不会批量的。之前有人让我们仿一些画,画完书就收回去了,不敢让书留在市场上。”陈霞说。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