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平:美术馆与画廊空间的差异 2013-04-07 11:31:32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裴刚
有人说著名抽象艺术家、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谭平的抽象语言是“睿智”的代表。他的作品,是对本我思维和生命感知的记录与独白,是一种问题的呈现而不是提供的答案。

谭平

谭平

有人说著名抽象艺术家、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谭平的抽象语言是“睿智”的代表。他的作品,是对本我思维和生命感知的记录与独白,是一种问题的呈现而不是提供的答案。

谭平,总是试图通过对自然对象的外观加以减约、提炼或重新组合而别开生面,这使他的艺术创作出现了某种“内敛化”的趋向,画面弥漫着学者般的气质,激发出的则是东方式的冥想与沉思。2012年在中国美术馆圆厅呈现作品《1划》,在6个小时里完成了40米的一条线,仅是一把圆口刻刀与一块长长的木板,如谭平自述所说:刻刀在我的手里在接触木板的一瞬间成为我精神的出口,跟随着我的生命移动,呈现我对艺术与人生的认识。

如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评价的那样:在当代中国艺术界,谭平是一个很特殊的艺术家。这里讲的"特殊",是指他是一个很难得的复合型艺术家,或者俗称为一个多面手的艺术家。从他学习艺术和从事艺术的经历我们可以看到,他首先在中国艺术的重要学府-中央美术学院学习版画,培养了中国艺术学府在教学生特别优长的造型能力。后来,他到德国柏林艺术大学留学,在那里,他接受了非常注重自由造型的教学方法,形成了对物质媒介的感受力和运用物质媒介表达思想观念的能力。回到中国之后,他从绘画领域转入设计领域,担负起组建中央美术学院设计系和后来的设计学院的任务,将相当多的经历投入到设计的基础教学和视觉传达专业教学方面来。但是,他一直没有放弃自由绘画的表达方式,用版画、素描的语言表现自己自由的畅想,这些年来他又画出大批的油画。他在设计领域和绘画领域之间的穿行,使他能够把个人的艺术表现更多地植入公共文化空间。在中国当代艺术界,像他这样在不同的领域进行穿梭和从事复合性实践的艺术家并不多见,这是很难得的艺术家的类型。也可以说,他在各个艺术门类跨专业、跨媒体、跨语言的思考、研究和创造的特点,决定了谭平在绘画上所具有的个性特征。把他的这种特征放在中国当代艺术的文化历程中考察,更能够看出中国当代艺术在一个文化交互的时代所具有的重要特点。

美术馆与画廊空间的差异

2008年的在今日美术馆的个展与2012年在中国美术馆的个展对空间不同的处理方式,不仅是对不同空间呈现可能性的探索,也包含了对不同媒介和艺术语言的探索。谭平对两者比较时讲道:“从语言变化上而言,2008年以前的作品更多强调的是大面积的色彩表现。那一时期的大部分作品有代表性的色彩是红和蓝,作品强调平面的深度。虽然每一块颜色看起来是平的,但是具有一层一层走向深度的感觉。所以那一时期的色彩,在画的时候是一遍一遍地覆盖,但并是不是完全覆盖,而是以半透明的方式覆盖,与版画的创作方法有关。版画的工作方式就是一层一层反复印制的,与绘画一样。

另外,在西方造型艺术中,对于空间的理解是通过透视来完成深度表达的。但是中国的或者东方的绘画,对空间的理解是通过印象,例如走遍山川之后,回到画室把所有看到的景物汇集与一件作品中,是很多印象、感受的叠加。所以我在创作那批作品的时候,表面看起来是极简的、西方化的作品,但工作方式却是东方绘画的表达方式。那次展览,在布展方面有大量的工作,但是更多的是针对空间的思考。今日美术馆二号馆的变化特别多,当时专门做了空间模型,看空间结构的变化、角度,把作品如何放置在空间中,严格的用尺度去计算,包括中间的装置部分。那些装置更像是在美术馆的空间中搭建房子。

中国美术馆圆厅的空间与今日美术馆的空间比较而言,具有很强的象征性。这就不是简单的面对空间的问题,是带有社会性象征的。大家认为这是美术界最‘经典’的空间,是具有象征性的。同时,圆形展厅的空间具有某种神圣感,如同带有宗教感的殿堂。那么,在这样的空间做什么样的作品?是需要有很多思考在里面的。

但是,今年我将在画廊空间举办的个展,就是另外一种状态了。画廊的空间更多的是和人们生活非常密切的场域。现在人们把画廊本来具有的功能和性质都改变了,很多人认为到画廊去买画是为了收藏、增值的。但画廊应该是普通人消费艺术品的地方,到画廊买画放在自己家里来装饰家庭空间的,画廊本身的功能和意义应该是这样的。所以今年即将在美丽道画廊做的展览,希望是一个看起来是很轻松的展览,是和大家的生活发生点儿关系的,从这个层面上讲画廊空间与美术馆的空间是不一样的,空间的功能、性质都是不一样的。”

逛画廊的故事

从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谭平的作品继续了“残破痕迹”的实验,但“痕迹”已不是目的,已转化为一种有表现力的语言。1989年,谭平获联邦德国文化交流奖学金(DAAD),赴德国学习,一去就是五年,在德国就读于柏林大学自由绘画系,获硕士学位。他在艺术上的发展与德国学习的经验有非常密切的联系。一次偶然逛画廊的经历,让谭平有机会拥有了柏林大学老师的作品:“我记得我第一次买画是在国内的博览会上,看了很多展览。突然发现一张画,尺幅是60×90cm的纸上风景作品,有点儿像水墨带有一点点颜色的表现主义绘画。当时我就感觉非常熟悉,再仔细一看是我在柏林大学的教授的画。他的代理画廊到中国来参加中国的艺术博览会。我对画廊的负责人说这件作品是我的老师克劳斯-弗斯曼的作品,他说是吗?没有想到在中国还会遇到他的学生......后来我说既然这样我得捧捧场,价格是五千美元,那时候大概是三、四万块钱,还挺便宜的。

他的画基本上都是北欧的风景,有树、有丘陵,但是新表现主义的风格。现在七十岁了,前年在一个重要的美术馆做了个展,相当有影响的。他最有有声望的时候,是在八十年代,那是新表现最火的时候。现在德国新表现主义的重要艺术家基本已经没有几个人了。这幅作品现在家里,后来我又买了他好几张作品,都是在画廊买的。

我在画廊还买过一些我学生的作品。他们做展览的时候,有时候我也去买,支持他们,让他们有信心,这个很重要。

现在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情况很特殊,二级市场的拍卖跑到第一级市场去了。在国外拍卖现在成长中的艺术家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只有对死去的艺术家才有意义。因为他的东西稀少了,所以才会有拍卖的形式。现在国外最火的艺术家,也会拍卖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像达明安·赫斯特,这是一种造势的方式。对于很多普通的画家来讲是不会去拍的。中国是所有的艺术家,哪怕刚学画的恨不得也可以去拍卖。这样混乱的艺术市场,对画家非常不利。有一种现象是拍卖到百万,但在画廊几十万,都卖不出去,其实是把画家自己的路给堵死了。这个现象还是挺严重的。

我感觉市场现在正在进行新一轮的洗牌,慢慢的画廊还会再好起来,价格也会越来越平稳。因为现在画廊有时候卖的画,价格根本不像画廊的价格,太离谱了。都好像一定要卖给收藏家,而不是卖给普通消费者或者是稍微有点儿消费能力的消费者的。这是中国市场现在特别大的问题。画廊的定位会越来越清楚,不一定是只做有名的艺术家,应该有层次,应该能够和大众产生共鸣。有成名的,好卖的,当然还有几个是画廊培养的。但现在很多画廊是混乱的,根本不培养年轻的艺术家,谁卖的好就展谁的。无论什么风格只要名气大就行,这样就乱了。

因为我们每礼拜六就去美术馆或者画廊看展览,在德国你可以非常清楚去那家画廊看什么类型的作品,你会特别清楚。比如这家画廊可以看抽象的作品,而且基本上是冷抽象的;那家画廊是表现主义的;那家画廊就是一些观念的。大部分画廊一直有自己特别清晰的思路。每次参加这些展览看的时候就知道大概的氛围是什么,包括价位。

因为画廊会先拿单子给你看展出的作品,你买不买都会知道这件作品大概多少钱。作品和人的年龄、社会影响全都有关系。例如,不可能一个三十岁或者是二十五岁艺术家的作品价格超过一万,不可能。根据基本的市场价位,每年会有5%或者10%的上涨,卖不出去的作品价格也在涨。在这个有秩序的市场环境下,艺术家四十岁的时候,他的基本价格就在那儿了。如果这个人有影响的时候,可能随着他的成长价位会到达15%,比别人高点儿,等到他四十的时候,他那个价位就比不成名的更高一点,但是不会离谱,不会那个人就比这个人高出10倍、100倍,不可能的,整个市场特别规范。德国的市场就像有一个表格似的,按照这个规律发展,根据情况上下浮动多少。这样的模式在画廊操作上是特别正常的。

他们有比较稳定的价值判断。画家就干画家的事,画廊就干画廊的事,拍卖就是有拍卖的事,不会互相串,各自都相安无事的发展,整个艺术生态比较正常。中国是拍卖好了,然后一大批拍卖公司出来了。应该在画廊里的销售的艺术家作品全卷到拍卖里去了,这个生态就会乱。

后记

谭平认为抽象艺术在中国处于比较边缘的状态。但也在发生变化。谭平分析说:“近几年抽象展越来越多,大家也非常关注,市场各方面也比原来的好,但是还是边缘。中国的文化还是倾向中庸,希望把所有的内涵都融到作品里边,写实主义就会把社会、人性、审美、社会性、技法、思考全都融在里边,会有这样的一些特征。而抽象是极致的表达方式,抽象艺术要求观者对它的理解有比较长时间的过程。现在美院都没有抽象的基础学习,包括很多美院毕业的学生都说看不懂抽象,连老师都看不懂抽象,你这种情况抽象艺术怎么能变成主流?”

【相关阅读】

谭平:沉入生命的“时刻”

谭平的天地一线:抽象艺术是“小众中的小众”

谭平自述:1划——生命精神的出口

【编辑:李洪雷】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