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的蛊——王鲁炎的“图”与“寓言” 2013-04-25 15:19:30 来源:《东方艺术·大家》 作者:范雨萌
在王鲁炎的设计方案中,锯齿间的碰撞、磨合、嵌入、切割构成了复杂的关系网和运转模式,锯齿的摆放方式和位置都遵照着精密的设计要求和规范,逻辑化的表象下面是对物象间悖论关系的考虑。

理性的蛊——王鲁炎的“图”与“寓言”

理性的蛊——王鲁炎的“图”与“寓言”

设计方案和设计草图是王鲁炎作品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在最终完成的作品中呈现出的是论证的关系,那么论证的合理性与全过程则反映在方案和草图中,二者的转换是将“事物关系中不可视的悖论”转译为“可视的悖论视觉形态”的过程,是“用具体图像揭示抽象原理的表达”,从而树立起“视觉化的思辨与论证方式”。在作品《大教堂》中,王鲁炎不仅在展览空间内展示了尺幅巨大的教堂锯齿状结构图,同时在作品正对的墙面上陈列出一系列设计方案图。这些方案图精细的如同一幅幅抽象绘画,无论是《第二层地面锯齿消失点》,还是《弧形锯齿位置图》,都彰显出一种几何性的秩序美,量化后的图形让人联想到毕达哥拉斯学派中对“数”和“绝对理念”的追索,而这也正是王鲁炎创作的内在核心。

耐人寻味的是,尽管王鲁炎的创作方式是理性的,但缜密的逻辑和严格的规则并没有使结果更加明晰,相反地,他理性思考的目的更像是借助视觉化的陈述寻找存在于事物之上的绝对精神,更接近于柏拉图所言的“理念”。而“理念”所指向的世界并非规则可以完全把控的,相较于逻辑与理性,更多的是神秘与精神性。由此看来,艺术家对社会议题和日常生活的关照更像是一个通道,以此连接位列两端的“理性”与“理念”。或者可以这么说,艺术家在作品中埋下了“理性的蛊”,目的不单在于蛊惑人心,更重要的是借此完成理性与精神的沟通,从而揭示抽象的观念或原理。又或者可以这样理解,从神秘主义中挣脱的理性科学,又要重新回到神秘主义的怀抱中,因为对“理念”的寻找与追索更像是一种精神的操练,而非理性的实践。

作为与中国当代艺术同期生长的艺术家,王鲁炎于2013年3月24日在位于侨福中心的芳草地展览馆举办的名为“图•寓言”的个展意义重大。区别于个人回顾展,此次展出的作品是艺术家近些年所创作的从未向公众展示过的新作,包括巨大的装置式壁画、雕塑以及多幅绘画和设计图。而展览的意义并不仅限在此,让人感兴趣的是芳草地展览馆所在的商业环境与王鲁炎理性作品之间的相互碰撞。这或许是一次巧合,又或许是王鲁炎理性体系下的规则之一。

对于中国当代艺术史来说,王鲁炎艺术语言与创作方式独特性已经确立,他对理性与逻辑的“另类”坚持还在继续,而对他的系统研究和分析才刚刚开始,他对中国当代艺术史的启发意义才初现端倪。

【编辑:田茜】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