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德海专访
0条评论 2009-01-14 09:46:53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作者:99艺术网专稿

    记者:我们认为您从创作初期到现在以艺术手段研究生命的本质为重,那对通过科学技术造作或复制生命的现时代有何见解?

 

    潘:两种不同的领域。一种是违反人性的科学技术;一种是人性化的人文关怀,探讨的是人和世界的关系。

 

 

    记者:您此次参加展览的作品有几个不同的题材,这些题材之间有没有一个根本的线索呢?您为什么要这对‘胖子’如此的热爱? 以30年前中国社会为背景,生活并劳动的“胖子”们具体意味着什么?

 

    潘:这么多年,我先后话画过几个不同系列的作品,虽然题材有所不同,但有一个基本或是根本的倾向:都是以表达生命、“人”为主题的。无论是早期具有抽象特征的“土林”系列,还是后来的“苞米”系列等等,都具有与生命的沉重有关的特征。
 

    “因为我本人不胖,所以我喜欢胖子。”这不是真的,只是开玩笑!真实情况是,画胖子最初的原因是以社会批判角度切入的。胖,代表着欲望,代表着物欲横流的中国。中国历史性的大跃进,违背人性的快速发展,让昨天和今天超时空地堆积在了一起。一种超越时空的大混乱、大错位、大迷茫、大颠倒,以至于很多人的身体是今天的,而脑袋却是昨天的。他们的意识形态恐怕还没有完全转移到现实中来。过去年代留下的深刻印记和今天社会洪流巨变的大冲击,使他们难以转变思想观念,无法适应时代潮流的变化。所以混乱是中国的特征,混乱深入人心,深入骨髓。如此新旧混乱于一身,还能依旧在混乱中生存下去,这是中国人的典型特征,也是“胖子”时空嫁接新组合创意的来源。

 

 

编辑:admin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