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德海专访
0条评论
2009-01-14 09:46:53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作者:99艺术网专稿
记者:通过今天的景象讽刺过去,通过过去的景象讽刺今天的“胖子”,每个时期都有微妙的变化。“火红的年代”系列和“都市”系列的胖子有何差异?
潘:“火红的年代”系列和“都市”系列,基本上是两个时代不同的表现方式。“火红的年代”是以今天的头脑感知过去的存在,它与今天的“火红”年代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与反差,具有很强的幽默感和反讽性。而“都市”系列完全是现实生活的一个反映,日常生活里混乱了的昨天和今天交织在一起的一个缩影。
记者:这次展览的新作品,欣赏时关键的部分是什么?
潘:大都市,生活的每一天,人们都在忙忙碌碌,无论坐车的、骑车的、开车的,都在往前奔。奔向哪里,谁知道?
记者:初期形成胖子的“玉米颗粒”越来越模糊,有些很难找到其形态。代表生命要素的“玉米颗粒”为何消失了?还有老师的作品中圆比尖锐的角更显眼,这种表现的特别意图是什么?
潘:“玉米颗粒”,在胖子身上越来越少,那是因为表达的重点开始由表达生命个体自身逐渐转移到人群与具体生存环境的要素上来了。“胖”的造型本身或内在的含意变得越来越重要,它更需更加充分的表达与展示,这样原来的颗粒本来含意相对之下就变得不是很重要了,在一定程度上还形成了表达主题的障碍。
“圆”形或圆形态本身就代表着生命的本质,生命万物初始的形态都是圆形,它也是最自然的形态,比如物质形态都是由细胞构成的。那么我是在用圆颗粒形态,象征着生命,以及在生命世界里那难把握的生命内在变幻莫测意识洪流。而生命对于每个人都深藏定义。这也是我为什么过去对画颗粒那么着迷,你会发现不同的生命形态,不同的生命形态把你吸收进去,你会完全把自己的存在忘记掉。
编辑:admin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