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晋:和你再认识一次
0条评论 2009-10-21 16:46:19 来源:作者:凯伦.史密斯 作者:Karen Smith(凯伦.史密斯)
 
\
 
秦晋 《再陪你一会好么》
 
与火的亲密关系,第一个线索并不在这里,而是可追溯到她学生时代以及随后阶段的一些油画作品。由于所用的所用材料的性质,这些作品在画布表面营造了完全抽象的感觉。秦晋用野草束“绘画”,一根根野草分别被粘附在画面上,在火焰的催化魔力下,它们枯萎,或者与画布融为一体。单单依靠火的炼金术般的神奇能力,秦晋收获了一种独一无二的传达结果,但是她又发现所有的“玩火”方式都各不相同。“对于《再陪你一会儿好吗?…2005》,我觉得需要燃烧汽油/柴油,而不是枪火,枪火太集中于某个目标,而汽油烧起来更加缓慢,速度也更均匀。”
 
“人类所能做的最粗野的事情,莫过于彻底摧毁,完全消失。火能做到这一点。在如今的日常生活中,很少能再厨房之外的地方看到火。火意味着危险,是一种净化,是纯粹的暴行。我发觉火和我的感情非常和谐”火赋予秦晋存在感。
 
秦晋开始倾听自己的本能,并实践自己的感知。按照她自己的话来说,“使用火进行创作,让我明白如何通过简单的过程,进行清晰并有力的阐述。”一条路已经出现,只能继续走下去。与用火之后相比,之前的全部作品似乎都想表达太多内容了。
 
秦晋的其他一些作品“出生方式”并不如此极端,它们与火的洗礼无关。她的录像/摄影作品《最后的晚餐》 (2006),《美人鱼》,鱼鳞是用牡蛎壳做的(2006),预示着不同类型的人类破坏—由于人类对海洋所产佳肴的更大需求,海洋里的生活在发生变化。最近的作品,如装置作品《阳台》 (2008),极简主义特征明显,极度简约精炼。《阳台》是秦晋情感日趋平和的很好例证,她意识到,有些情感爆发会走入死胡同,只能放弃,改弦更张。所以她呈献给观众一个最终的谜:永远无法达到的阳台;在切割下来的这个有逃离意义的建筑结构中,浪漫、传奇、童话都被阉割、否决掉。
 
秦晋的很多创作方式,都与控制有关:控制存在和消亡的,控制活的和死掉的。最明显的例子是《二十九年八个月零九天》(2006-2009)。这个作品是一组随意排列的具体衣物,它们是日常用品,已经被穿过,或可能被艺术家本人穿过。为了让作品更完整,为了达到希望的表达层次,它们必须颜色惨淡,白色通常比较可靠,并且要是丝质。在热熨斗的作用下,耐用的丝绸显示出完美的柔韧特性。创作这部作品,需要不停地用热熨斗熨每件衣物的表面,直到它们燃烧、变成棕褐色,就像做好的烤肉一样。所有的想象都被抹平,颜色混杂到无法辨别,它们被摧毁,也被供奉起来:既无用处,又被珍藏。熨衣服这种人类活动,很多人一生中会做很多次的家务,能够将衣物燃烧化为灰烬,让它们形象扭曲,变得平坦、精致和光滑,变成闪烁的、燃烧过的平面。这是一种极限控制的例子,艺术家将物品带到彻底摧毁的边缘,但又施加控制,将它们从毁灭途中救回:这位艺术家——秦晋,是统治领域的大祭司。
 
无论是控制还是破坏,秦晋都不认为自己的冲动里有极端倾向。在她看来,这与道家圆融合一、物极必反的理论相一致。她的表达过程,目的是寻找到(内心)宁静,但到达宁静的唯一可能途径就是极端的暴力,如内心痛苦但还要强颜欢笑,或流下快乐的泪水。这也说明了为什么秦晋的创作节奏很慢,她的作品内容和形式都比较固定。对于秦晋来说,创作要通过“自己”来进行,所以自己必须在下一解决方式出现之前爆发。如果她要最终“了断”,就必须不再需要使用艺术这种方式。“对我来说,艺术创作的过程,会最终消除我生命中任何的艺术需求。”
 
    《和你再认识一次》是秦晋在北京的首次展览,包括她近期创作的少量作品,其中两件很值得一提。第一件是《我想成为你的长期伴侣…》,它相当独特。由于这是秦晋在首都的首次亮相,本次展览还收录了一些作品的零散碎片,如果要真正体会她的艺术,则应该看看这些“火的洗礼”。她还为第二件作品提供了从(二十九年八个月零九天)中精选出来的物品,如熨烫到死亡、仪式化的衣服,以及一部记录怎样通过不厌其烦地劳动进行创作的录像。后者显示出她对静态和运动图像日益浓厚的兴趣,可能成为她日后的发展方向。至于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我们只能拭目以待。秦晋这样总结说:“我的创作过程始于个人记忆,也就是始于我开始有意识地吸收外界影响的时候。开始是2003年创作的油画,还有最近的摄影作品。我一直致力于寻求事物的细微差别,试图捕捉到它们留下的痕迹。我把自己看作一个寻求“证据”的侦探,以揭示推动我艺术创作的冲动,给自己一个继续这样做的理由,不管是生活,还是创作。” 
 
实际上,秦晋的作品是安静的,反思的。观者不会立即被她的作品打动,也不会受到它的特性和形式的吸引。但是作品中所潜藏的爆烈情感,却会传染给观者,被观者无意间带走。秦晋的作品可以用一句老话来形容,“静水流深”,体现了这句成语所隐含的全部复杂意义和有时有些恐怖的感情引申。
 
我在此特别感谢黄专在深圳的OCT当代艺术中心首次把秦晋的作品介绍给我。
 
 
 
 
                                                                 
 


【编辑:丁晓洁】

编辑:丁晓洁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