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界、流动的创意”洪晃、张长城、沈黎晖三人谈
0条评论 2009-12-15 19:46:28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首先请洪晃女士、沈黎晖先生和张长城先生分别从自己的工作经验出发,对本次座谈会的主题——“越界”做一个阐释,然后请三位嘉宾分别讨论是什么因素促使文化创意者打破原来的专业领域,他们在不同领域游走不同的原因,以及分析未来中国文化产业的推动。现在请三位嘉宾开始发言。请洪女士先开始。

 

  洪晃:我是特别不会发言的,咱们能把发言的形式变成其它的,我是一年的《亮话》下来,鄙人感觉会演变主持,但真的不会发言,你把我放在麦克风后头,基本上让我死。

 

  我觉得“跨界”的事,沈黎晖“跨界”就多了,你说说你跟画是怎么回事?我就现场“跨界”一下,说了半天我应该是办杂志的,我就假装是主持。真是这样,你不是做音乐,最近又开始做画廊了,怎么回事?

 

  沈黎晖:我没做画廊,长城你说说你的那个。

 

  洪晃:说说你的那个房地产开发项目。现在“跨界”这个事做得好就特漂亮,因为我觉得“跨界”是一个趋势,我们十二月份的杂志里头,觉得所有的跨界实际上都是因为一个艺术家,我觉得“跨界”跨得最猛的是中国的艺术家里头是汪建伟,而且他是特别有意思的一种跨界,当他的画一旦卖好了,他就开始玩话剧去了,去玩戏剧去了;戏剧一拿了奖,他就去玩什么装置;装置一卖大发了,他就干别的。我相信他现在也是卖得非常好,因为他的作品很多国外、欧洲的博物馆都收藏了。但是我相信他是所有的艺术家里头没有发财的那个人,因为他真的是有一种艺术家的重新创作,吸收了新的东西之后,把他的作品重新创作了。我觉得越界这个事情,几乎就是说正儿八经的艺术家必备的一种本能,就是他想去越界,必须想去越界。

 

  沈黎晖:这个跟我比较相像,没发财的事跟我像。

 

  洪晃:他没发财我讲清楚了,我没发财说到底是我不务正业,按道理来讲,我不是艺术家,我应该好好地把我的职业干好了,但我老是贪玩,其实越界艺术家都是贪玩这一说,下面请你说一说。

编辑:admin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