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青年节系列专访•曾杰油画
0条评论 2010-04-23 16:55:43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记者:你觉得这种“五四精神”是否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你的生活与艺术创作呢?

 

  曾杰:潜移默化谈不上,现在到处都宣扬创新、保留传统,其实五四精神给我们留下了一份宝贵的遗产,就是创新和勇气。我们中国人有一点不足就是瞻前顾后,想创新有不敢创新,其背后的原因我们也都通宵,国家局势呗。有些地方比较保守,一味的钻老祖宗的位子,看到年轻人搞创新就很不屑,说:翅膀还没长全就想飞。对年轻人的作品更是不屑一瞥。我身为80后的青年人,我觉得我有责任捍卫艺术,发扬中国的艺术精华,我不喜欢把传统彻头彻尾的抛掉,我们儿时的记忆就是在传统中国的氛围下长大的,我们骨子里流下了传统的印记。我近期的艺术创作也一直是围绕着如何把我们中国传统的“特色”真正的融入到绘画作品里!

 

  记者: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学习绘画的,最后有受到谁的影响吗?

 

  曾杰:我从小喜欢画画,父母也非常支持,还特意的往绘画这方面培养我。我家是内蒙古的,但是为了学画画,我执意考取了鲁迅美术学院附中,附中的环境条件比较好,有外文图书室,可以看到很多绘画大师的作品,比如:达芬奇、莫迪里阿尼、伦勃朗、毕加索等,其是莫奈、梵高、达利、塞尚、高更、安迪·沃霍尔等,他们的作品对我绘画的色彩语言和造型起了很大的作用。在鲁美附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包括我绘画思想的形成,我真正的绘画创作梦想也在这里实现了。

 

  记者:在学习绘画的过程中,有过放弃的想法吗?又是如何坚持下来的?

 

  曾杰:在学习中困难是少不了的,可是任何困难都阻止不了一颗上进的心,至于放弃,我从来没有考虑过。在近期的绘画作品中,我一直有一种使命感去表现我们80后一代人是如何看待,表现出属于我们的艺术

 

  记者:在画画之余,还有其它的爱好吗?这些爱好,给你的艺术创作带来过启发吗?(举例)

 

  曾杰:爱好很多啊!比如说中国传统乐器:笛子、萧、葫芦丝,硬、软笔书法!书法的语言自然不用说了,“书画不分家”吗!呵呵,乐器的爱好也让我在绘画创作的语言上多了份灵感,所谓艺术都是相通的。

编辑:admin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