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青年节系列专访•曾杰油画
0条评论 2010-04-23 16:55:43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记者:你的《失衡的“保守”》 系列作品,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创作的,谈谈最初的创作想法。

 

  曾杰:是在2009年开始创作的,之前也是一直在通过各种绘画语言尝试着去表现这一系列,画了很多的稿子!最初创作的灵感来自家乡的人不经意间的谈话,“花瓶一样的女孩”“女孩一样的花瓶”,我就在想,他们有什么样的联系呢,然后想到了我们国家传统的青花瓷瓶等,架上地球这个“抽象”的元素构成了我画面不可缺少的语言,他们互相渗透,蕴含着那份深意是我创作的动力,我要努力的表现它们给我们呈现的是怎样的深刻感受!

 

  《失衡的保守》系列,是根据家乡人民的纯朴观点联想到的,在当下纷繁复杂的、快节奏的社会中,我们传统的美韵PK舶来品,结果如何?除了我们心灵的外套换掉了,骨子里的传统美韵是否还依然,抑或荡然无存,还是,除了思想,身体上别的都不是我的?我想超越艺术局限,走进自由境界。所以这一系列作品,我选取了象征中国传统意义的青花瓷(China),典型的东方女孩,囊括世界的地图,建立我自己特有的绘画语言,并强调这个时代特有的精神面貌。就让他们简单的、赤裸裸的、诚实的呈现出来,没有逻辑,没有程式,任意的散落在同一画面中,构成一幅当代社会的镜像:当人们发现自己虚构的真实性愈加拙劣的时候,就不会再把这种真实的虚构当作信念来供奉,自我失去了依托,失去了根,就只能自己决定自己,于是,焦虑,孤独,虚无,畏,又重现生活表象。

 

  花瓶最重要的是里面的空间,但它却存在于两个客体之中,一个是外界的存在,一个是内部的空间存在,这正好隐喻了我们当下所处的环境。一个是外部客观的世界,它强加给我们太多的不想要,比如,人生在世,必须选择做什么:工人、农民、政治家、学者或游手好闲。选择了什么,什么就成为你的活动,什么也就成了你的属性。这个客观的世界就把你黏在了那里,就像蜂蜜粘在手上、衣服上那样,让人无处可逃。只要你生存着,就不得不做个什么和是个什么,从而就要不断地被黏住,不断地感到无助。另一个存在就是花瓶内部的空间,也是花瓶最重要的部分。我们虽然被外界环境无休止的牵绕着,无法改变,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在当下的社会中,我们有自己的价值观和价值判断,更加注重个人潜力的发挥,我们是否应该把中国传统这个根基打好,抓住时代的步伐,在西方过于注重自我价值的海洋里给自己一个保险,自建一个可以搭乘的诺亚方舟,以便更好的“拿来”,俗话说“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记者:在《失衡的“保守”》系列作品中,都有“青花瓷”的元素,那么“青花瓷”与“少女”的相结合,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

 

  曾杰:青花瓷等花瓶是我画面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语言,他代表着东方的智慧、美感,文化等,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花瓶隐喻了我们当下的处境。花瓶存在于两个空间之中,就像我们当下的年轻人,既有着自己强烈的个人思想空间,又摆脱不了现实社会这个大的生存空间。该处于一个什么位置,我们还在困惑。这也是我想表达的一个绘画主题。这个女孩是我的亲妹妹,呵呵,多说了一句,她在画面中体现了我们一代人所遇到的现实问题与困境。

编辑:admin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