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斌:关于上海双年展、北京双年展讨论的一个视角
0条评论
2011-01-06 10:52:47 来源:《画刊》 作者:胡斌
[1]徐佳:《“渗透”:国家文化战略的一个技术问题——从1960年威尼斯双年展说起》,《美术观察》2006年第5期。
[2]郭彤编译:《威尼斯双年展与日本》,《世界美术》1997年第3期。
[3][美]埃莉诺-哈特奈:《跻身国际舞台──光州国际艺术双年展》,张鹏译,《世界美术》1996年第4期。
[4]李晓峰、顾丞峰:《艺术,上海十一月现象》,《江苏画刊》2001年第1期。
[5]见载东方视觉网-展览史http://nbo/zhanlan/showAtt_2195.html
[6]刘骁纯:《“从地下走向国外”的状态应该改变——上海双年展的价值》,见载东方视觉网-展览史http://nbo/zhanlan/showAtt_2181.html
[7]见吕澎:《艺术体制与观念的变迁——对上海双年展和广州三年展新世纪两端展览的历史陈述和问题分析》,《画刊》2008年第10期。
[8]徐虹:《选择、被选择与谁选择—“全球化”语境中的上海双年展》,《美术研究》2001年第3期。
[9]王林:《上海双年展何去何从》,《美苑》2004年第6期。
[10]朱漩:《“超设计”:大众文化背景下的上海双年展研究》,同济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
编辑:李璞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