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拍卖市场掀货币战争 过亿元交易纪录频出
0条评论 2011-01-07 10:36:34 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作者:曾焱 王小峰

 

夜场是一种什么样的场?

 

“搏货”之后,剩下的就是怎么能通过商业心理而把成交尽可能推向最高。国内外艺术品拍卖市场,每年都安排两季进行大型拍卖,形式上有点像“演出季”:春季在5~6月,秋季在10~11月,极个别的延迟到12月。总之都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在内地,中小拍卖公司往往会盯着嘉德、保利的动向,将自己的拍卖安排在紧邻他们的时间。“一般我们不会专门为小拍卖公司飞一趟北京,如果时间隔得近,就多待两天,顺手去买买。”一位来自浙江的买家说。

 

在举槌前,拍卖公司对60%~70%的货的去向其实已经心中有数,接下来就在于如何在拍卖现场让两个或几个买家为了得到同一件物品而叫出远远高于实际价值的价格,让买家坚定地相信,“一件艺术品值多少钱,就看你愿意付多少钱”。大部分的潜在买家拍卖公司的人都认识,买家对某些特定的艺术品是不是志在必得他们也许不那么清楚,但知道谁会看中什么,会对哪些艺术品参与竞价。对拍卖流程的控制很重要。不一定每个拍卖公司都像佳士得那样,将有可能创纪录的拍品都安排在前10号,但前10号的拍品确实重要。“一般来说,每场的第一件拍品一定是已经确认好买家的,保证不会流标,而且最好突破预估价。接下来几件应该能够让场内气氛慢慢升温。被大家期待要创成交纪录的拍品一般不会被安排过早出现,这样可以留住场内的人。”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馆长助理李峰经常出入拍卖场,他告诉本刊记者,对于拍卖公司来说,最希望大家去现场,因为在那种气氛下,人人都可能有举牌买东西的冲动。

 

而“夜场”概念的出现,显然是在将拍卖这种表演形式推到极致。萨拉·桑顿在书中这样描述纽约佳士得夜场拍卖的情形:

 

拍卖会容纳了1000人,而一个人的位子被安排在哪里代表他的地位与尊严……拍卖会有站席、有很糟糕的位子、有好位子,也有非常好的位子,而靠近走道的位子,是最好的位子。出售阔绰的大收藏家会坐在前面稍微靠右的地方,卖主当然就坐在楼上的私人包厢。整个过程就是一种仪式。除了少数例外,今天每个人的席位跟上一季几乎完全一样。

 

另一位专攻艺术市场的法国女记者朱迪特·本哈姆-于埃(Judith Benhamou-Huet)则写道:

 

一般都是在黄昏时候开始……事实上,这是一场真正的演出,但是一场高品位的演出。女人们都精心打扮,衣着华丽,男子们几乎都是西装革履,拍卖方的人员则是身着礼服。记者们站在大厅的一角。一块板上标明金钱数量的上涨,而且是各种外币都有,表明这一事件绝对是国际性的。

 

……就在拍卖开始之前,总有一个小女明星穿着艳丽的服装,穿过公众席。整个氛围与法国的戛纳电影节差不多。

 

为了区分于爱穿Prada黑色礼服的佳士得工作人员,常去纽约佳士得夜场参加拍卖的客人会避免穿这个牌子的衣服入场。

 

在保利拍卖的办公室里,我向赵旭转述了其中的部分描述,他连连摇头说:“保利的夜场没这么多规矩。哪里有固定的座位?都是随意。我们原来设VIP区,都被客人坐乱了,去年秋季就取消了。记得2008年春拍的时候,香港佳士得做夜场,要求客人着正装,现场有手持红酒的模特,结果内地的客人都觉得不自然。”

 

保利拍卖最早在国内市场引入纽约、伦敦拍卖会的“夜场”的概念,时间为2007年春拍期间。赵旭说:“我自己也没有参加过什么夜场拍卖。最初是听一个朋友说起,他是油画专家,曾在伦敦看过夜场拍卖,我就问他到底是什么样的,觉得可以试试。”2007年是当代艺术的高点,保利就办了一个“现当代艺术夜场”,60件拍品成交2.4亿元,平均每件都在4000万元以上。2008年当代艺术往下掉了,他们就改为“中国艺术品夜场”,从古董、古代书画到近现代,什么品类都有。“我们刚开始也想完全把国外的模式搬过来,要穿礼服,在现场喝红酒、抽雪茄。后来发现不太可能实现,就没再在形式上强求了。”

 

“夜场”现在保留的,仅是为保利带来实际收益的一个概念。2010年保利秋拍推出5个夜场,据赵旭介绍3/4的成交额都是由夜场创造出来的。而最大的收益在于,他们提高了高端拍品市场的入场“门槛”,规避了一部分风险。“2007年举办第一个夜场的时候,我们把领取拍卖号牌的押金额从10万元提高到了50万元,没有号牌的不让进。2009年秋季拍卖的时候开始有了200万元的号牌,竞拍吴彬的《十八应真图》的买家就交了200万元。到2010年春拍夜场,最高一级的号牌押金为500万元,就是竞拍《砥柱铭》的号牌。在中国金融制度还不是很健全,买家冲动的也很多,各地新入场的买家也很多,通过夜场的高额押金,也可以让买家对自己的行为负点责任。”

 

武劲说,保利不断提高领取号牌押金数额也从侧面说明,拍后交割难是现在中国拍卖公司面临的大问题。“买了东西不取货,这个比例有多大?公开说的数据是10%,但肯定远不止。2010年,据说一家成交额达10亿元的拍卖公司至今收到的款项不到1亿元。另有内地的大买家欠付佳士得数亿元,佳士得亚洲区一位高管离职据说与此相关。”

 

编辑:颜媛媛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