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映球版画展:版画家七十载艺术生涯大展示
0条评论 2011-04-15 09:49:16 来源:深圳新闻网  

在战火纷飞中成长的艺术

 

据罗映球的儿子罗秋帆回忆,父亲虽然一生未曾离开粤东北,但早在上世纪30年代,就和身在上海、杭州的兴宁籍木刻家陈铁耕、钟步清等人保持着频繁的联系,并通过他们了解外界的信息。所以,罗映球的木刻创作,一开始就是紧跟时代步伐的。

 

和很多老艺术家一样,受到时代使命的感召和艺术创作大环境的影响,罗映球早期的木刻创作有着鲜明的抗战木刻“为武器,为工具”、“文化刀笔”的性格特点,在题材内容方面以抗战生活作为自己主要的创作题材。

 

罗映球的版画有着鲜明的现实性,往往和自己经历的现实生活结合在一起。1939年6月汕头沦陷,日寇对兴梅地区进行了飞机轰炸,历时近一年,有时候一天达到两三次。罗映球的母校也遭到轰炸,被迫迁校。为此,罗映球创作了《抢修敌机炸毁的桥梁》。

 

罗映球的艺术创作,是在现实的斗争中不断成长起来的。这些早期的木刻作品,带领观众走进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编辑:冯漫雨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