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嘉德春拍推出“凝望百年”书画专场
0条评论
2011-04-22 11:46:31 来源:雅昌艺术网
胡适《行书四条屏》
胡适的书法作品市场甚为追捧,此《行书四条屏》为胡适以自作诗《陶渊明同他的五柳》书赠中国著名版本目录学家顾廷龙(1904-1998)。1928年胡适游庐山,一日探访陶渊明故里,途中读《庐山志》,见宋人周必大《庐山后录》中有前人题诗云:“五字高吟酒一瓢,庐山千古想风标。至今门外青青柳,不为东风肯折腰。”胡适感喟油生,在《庐山游记》中写道:“我读此诗。忽起一感想:陶渊明不肯折腰,为什么却爱那最会折腰的柳树?今日从温泉回来,戏用此意作一首诗:《陶渊明同他的五柳》。”
胡适(1891-1962年)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旗手,开一代风气者。他的字和他的为人为文也十分相像,即深入浅出、明白如话。他的文笔清清爽爽,再深的学问也能表达的干净利落、晓畅通俗,这正是他的高明之处;而他的为人待友,也是可亲和蔼、平易近人。观其书法,举重若轻,条理分明,不拘不泥,字里行间丝毫不见孤傲、藐视一切的大师做派,章法自然朴素,落笔干净明了,有一种平实、亲近的自然之风。若以书家的眼光来看,他的字在结体上似乎有些“过”,但这种“长手长脚”的特征反倒形成了其书法的明显标志性风格,使人一望便知的“胡适体”。此四屏书法,线条舒缓,笔墨厚重,结字随性开张,具有浓郁的书卷气,书法与书写内容相得益彰,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胡适、徐志摩、王震、张善孖等人合作的《宜书宜画册页》:“民国十八年七月十八日,我们在范园吃饭,土屋先生要我们题名作为纪念。”上海是个十里洋场,各式最新最洋的事都在这里,有如中国的巴黎般,充满多元的艺文活动。本件拍品饶富趣味,记录着民初上海艺术圈的文人雅聚,包括邓芬、胡适、徐志摩等名士,令人莞尔。
编辑:颜媛媛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