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其:与民主一起行进的台湾美术馆
0条评论
2011-05-04 18:00:40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作者:朱其
美术馆在欧洲诞生于拿破仑大革命之后,历史名作从封建贵族的宫廷中解放出来,从此卢浮宫变为向市民开放的公共美术馆。辛亥革命之后,鲁迅作为现代中国第一任美术官员,曾为教育部撰写第一份国家性的美术发展纲要“拟播布美术书”,其中很大篇幅涉及中国现代美术馆的建设构想,不久后故宫正式成立博物院,向国民开放宫廷藏品。在这个意义上,美术馆是现代民主制度的产物。
2011年四月中旬,台中大象艺术空间馆邀我策划一个抽象水墨展览“无识的形相”,亦被安排参观了一部分美术馆,并目睹台湾民主发展进程中美术馆的最新演变。在大象空间馆的主持人钟经新女士的安排下,我参观了台北市立美术馆(俗称“北美馆”)、台北艺术大学的关渡美术馆、台中市的国立台湾美术馆(俗称“国美馆”)、高雄市立美术馆、高雄佛光山寺佛光缘美术馆、宜兰县立兰阳博物馆以及台中市政府赞助的铁道艺术仓库。
我第一次去台湾在2004年,当时应台北当代艺术馆长谢素贞的邀请策划了展览“华人新视界”,这是台湾举办的第一个两岸当代摄影展,时任台北市长、国民党副主席的马英九莅临开幕式并发言,我还陪着马英九在大陆部分的展厅参观了一遍。这个展览是台北当代艺术馆开馆后的第二个展览,该馆也是台湾正在变革中的美术馆制度的一个试验榜样。
台北当代艺术馆相当于台北第二市立美术馆,但采用“国有民营”的制度,即政府提供一幢国有资产的老房子、市立美术馆的名义和税免政策,由社会资本成立董事会进行经营和管理。从九十年代末至今,民营美术馆热在国内一直此起彼伏,但大都因得不到制度支持昙花一现,台湾的这项国有民营制度,实际上很适合在中国推广。
编辑:成小卫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