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展人姜节泓策划的关系:中国当代艺术展
姜节泓:策展人和艺术家之间的“独裁”是互相的
99艺术网:郝立勋
嘉宾:姜节泓(策展人)
编者按:中国艺术品市场规模越来越大,市场的日益火爆也使得艺术圈内的各种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甚至是有些畸形,更让人捉摸不透,面对着当下的社会现实策展人姜节泓和很多艺术家从我们大家每天要面对的“关系”出发,在广东美术馆举办了一场 “关系”中国当代艺术展,针对本次展览的一些情况和有关策展体制的问题,我们与本次展览的策展人姜节泓老师进行了一场深度对话。
在有策展人和没有策展人的情况下,艺术家的作品应该是不一样的
99艺术网:姜老师您好,很高兴能接受我们的采访。策展人机制现在跟传统展览的旧有的体制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
姜节泓:这个说来话长了,关键是看策展人行业的实践者对于策展人这个词是怎么理解的。其实这个词汇在西方也应该说是相对比较新的一个词汇,也不过二、三十年的时间,我觉得我们在国内的策展人很多程度上的理解是去组织展览,但是我的理解不是这样的,就是说策展人如果说是组织展览的话,可能他的投入的性质和真正意义上的策展人投入的性质是不一样的。这个应该有区分:一个叫展览的组织人,一个是展览的策划人,策划人其中的责任和义务和组织人的责任和义务都是不一样的。
99艺术网:现在国际上对策展人有一个解释,就是担任艺术展览活动的构思、策划、组织、管理,比较综合的。
姜节泓:这个永远是比较综合的,比如说你是在一个美术馆里、体制内的一个策展人,每一年需要组织多少展览,我所理解的策展可能是我对策展人这个工作的一个信念是:我觉得如果说在有策展人的情况下和没有策展人的情况下,艺术家的作品应该是不一样的。
99艺术网:艺术家的作品会有哪些差异?
姜节泓:就是说艺术家他原来画一张画,画完之后拿出去展览,如果说有策展人、有展览组织者的话这个作品还是这个样子的,原来画一匹马还是在画一匹马,但是如果有一个好的策展人,他可能画的就不是一匹马了,是因为有策展人的介入。
99艺术网:您认为策展人、艺术家、展览机构三者之间应该是怎样的一种关系?
姜节泓:这个关系可能要看每一个个案是不一样的,因为有的比如讲策展人和展览空间是在同一条船上的,艺术家等于是被邀请来做展览的,这个就是我一开始所说的,可能是在组织展览,我现在的一种理解就是策展人和艺术家是在同一条船上的,都是实践者,一个是艺术实践,一个是策展实践,他们共同呈现的一台戏,这台戏在某一个展览馆展出,他们两对关系可能更加紧密,当然最后呈现的一个方式或者呈现的一个场所是美术馆。
99艺术网:这种策展人跟艺术家的关系相对要亲密一些?
姜节泓:我的理解是这样的,但是不能代表其他人。
99艺术网:您认为策展人整个的艺术生态链中处于一种什么样的位置、扮演着一种什么样的角色?
姜节泓:我觉得策展人的角色应该是有多重的,比如说他的角色在于发现好的艺术家,在既有的艺术家群之中发现好的作品,对于整个知识界他有一定的敏感度,批评性就不需要说了,这个肯定是应该有的。包括是对展览的一种如何的推进方式,因为每一个策展人对于展览的推进方式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用的方法论也是不一样的,我是比较注重这一点,因为我在英国这么多年,我一直是在研究院教授方法论的课程,所以说我对这一点是比较敏感,我每一次展览会涉及一个不一样的方法论,策展方面实践的方法论,对于展览有所推动,整个展览的一种呈现到最终,包括展览怎么样做得好看,我指的好看是审美意义上的,其实这些都不是问题了,这些也早就已经不是问题了,现在所有的艺术家稍微经过一些美院训练的艺术家,特别是中国当代艺术的第一线的艺术家,他们本来对于审美、对于造型这一块都不再是问题了,问题还是纠结在观念的剥离和演绎上面,所以我们工作的方式是把重心放在对于观念和思想的一种视觉化的过程。
99艺术网:对于艺术的表达形式有没有特别的限制?
姜节泓:艺术的表达形式,其实你说的是另外一个问题,这个是在审美之前要选择艺术的表达形式,艺术的表达形式从来就不应该有限制,所以说我们这次在广东美术馆的展览,大多数作品都是新作品,都是为广东美术馆的空间度身定造的,有很大体量的装置、雕塑、绘画各个方面都有,包括影像,所以我觉得形式当然不应该有所限制,现在唯一对形式有限制的恐怕只有全国美展了。
99艺术网:刚才咱们谈到策展人和艺术家的关系比较亲密,您觉得他会影响到策展人的一些理念,会影响到艺术家的创作吗?或者是他们之间是一个相互影响的关系?
姜节泓:当然应该相互影响,一个好的展览的推进方式一定是策展人和艺术家之间互相有影响,而不是单向的以策展人的思想去强加,同时艺术家的思想也应该来影响策展人。
99艺术网:现在策展人在整个展览中占的位置比较重要,可能有一些很大的权力,艺术界有一个比较特殊一点的说法,有的人说策展人是一种“独裁”方式,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姜节泓:我觉得这个是需要分开来说,我这次展览的过程当中就碰到过这样的一个问题,我是特别反感独裁,但是我觉得这个“独裁”是互相的,就是说我们不能光看到策展人对于艺术家的一种“独裁”,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艺术家对于策展人的一种“独裁”,其中我们应该如何去学会把握这种平衡,我们经常讨论的一种独裁似乎只觉得是策展人对艺术家的“独裁”,我让你参展或者我不让你参展。反过来也有“独裁”的艺术家,特别是一些艺术家觉得我就是提交这个方案,因为我是大牌,所以就是这个方案,这个方案一定会好的,他坚持这样的一种说法,从好的方面理解是对他作品的一种信心、一种坚持,从不好的方面的理解也可以认为是艺术家对于策展人的“独裁”,其实是一样的。因为毕竟艺术家在策展人面前的坚持是需要说道理的,你不能不讲道理,因为大家都是这个圈子里的,眼力都是练过的,也就是说你总不能说其他人都是外行,只有你一个人是懂行的,所以我觉得在交流的过程当中、在互相推进的过程当中,一方面当然我们需要互相理解,另外一方面,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摆事实、讲道理的,如果说你的方案不能说服别人,或者策展人以一种无理的,没有理由的去撤换掉某一个展览作品的话,我觉得这两者都应该被看作是一种独裁。
99艺术网:应该给一个合理的解释。
姜节泓:对。当然我觉得这个里边的责任,其实艺术家相对来说担的会少一些,策展人担得会多一些,因为我做的展览不希望是良莠不齐的,要有一个整体水平,这种“度”不可能是艺术家之间互相平衡,只有通过策展人来进行平衡的,所以在这里边,策展人也会就像你说的被说成是独裁,但是我觉得策展人的第一任务是把展览做好,所以说也是希望有一些好的理解。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