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博物院大厅的代表性陈列
上海博物馆陈列的明清家具
南京博物院的室外庭院布置
“我无一日不对中国缺少博物馆而感到羞愧。”上世纪20年代,著名古生物学家杨钟健赴德国留学时,在欧洲众多博物馆参观后,发出这样的感慨。如今,沧海桑田,中国,这个因改革开放而腾飞的发展中国家备受世界瞩目,中国博物馆事业30年来飞跃式发展同样欣欣向荣。截至2010底,全国登记在册的博物馆已达3020座。“十一五”期间,中国的博物馆更以年均100座的数量递增。博物馆,已成长为百姓身边的教育殿堂。
中国,不再缺少博物馆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全国仅有旧中国遗留下的21家博物馆;以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革命博物馆和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建立为标志,中国博物馆事业迎来第一个春天,1965年全国已建成各类博物馆214座;到1978年全国有349座博物馆,这也是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后博物馆事业发展的起点;到2010年年底,全国登记在册的博物馆达3020座,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博物馆数量翻了近9倍,博物馆体系已基本形成。
“行业博物馆的快速发展是这30年来博物馆发展的典型亮点。”国家文物局副局长、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宋新潮接受采访时介绍,如中国电影博物馆、中国航空博物馆、中国铁道博物馆、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等,各行各业都在建设自己的博物馆,使更多人走进这些各具特色的博物馆中。“民营博物馆也是如此,它是一个分享,一部分人把自己手上的东西想办法为社会公众展示,比如马未都的观复博物馆。这样丰富多彩的大小博物馆的出现,是博物馆的社会价值与功能的体现,民间的藏品进入到大众视野,人们的生活就与博物馆更为紧密。”宋新潮说。
此外,博物馆数量上的变化还表现在西部12个省区博物馆数量的增加,改变了过去博物馆过多集中在东部和中部一些大中城市的不平衡局面。同时,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河南博物院、湖南省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中国科技馆等一批现代化博物馆在基础设施、研究展示、管理运行与社会服务等方面已赶上或接近国际博物馆的先进水平。在藏品上,包括文物系统博物馆藏品和其他博物馆藏品,全国博物馆藏品总量已超过2000万件(套)。绝大部分省级以上博物馆及部分新建的地市、县级博物馆设施齐全,藏品保存、展示环境有了明显改观。全国100个一级风险单位的博物馆,已全部达到安全技术防范标准。各博物馆运用多种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对藏品进行有效保护,不少保护修复技术已居国际领先地位……
编辑:霍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