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昕:“晒家底不是作秀炫富”
0条评论 2011-08-27 13:06:53 来源:北京商报 作者:刘洋

陈逸飞《黄河颂》

参展作品之一陈逸飞《黄河颂》。这幅创作于1972年的作品,其中展现的革命浪漫主义、英雄主义以及现实主义情怀,在当时引来众多争议。

 

近年来,“民生系”、“泰康系”等在拍卖市场中的动作可谓风生水起,有多少名作在这些企业收藏者手中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近日,泰康“晒”出了部分家底——“图像-历史-存在——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成立15周年艺术品收藏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展,52件作品在公众面前亮相。这些参展作品中,不乏陈逸飞、张晓刚等的知名作品。本次展览策展人、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收藏部负责人、泰康空间艺术总监唐昕表示:“展出知名艺术家作品并非单纯的炫富行为。”

 

此外,此前尤伦斯在大展后抛售藏品的前车之鉴,不免让人对此次泰康庆祝公司15周年背后是否还有另一层含义产生联想。对此,唐昕回应说:“目前还没有打包出手作品的可能性,虽然形成了一定的系统性收藏,但离我们的理想还有距离。”

 

记者:“图像-历史-存在——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成立15周年艺术品收藏展”以“图像-历史-存在”为主题,在中国美术馆中将展览分为“革命与启蒙”、“多元的格局”、“延伸的视界”三大部分,这样的展品分配方式出于怎样的想法?

 

唐昕:“革命与启蒙”、“多元的格局”、“延伸的视界”体现出中国艺术史的清晰脉络,而这种脉络感也体现在泰康空间平时的展览活动中。2003年泰康空间成立以来,一直强调“追溯”与“激励”的理念,“追溯”是追溯历史,激励则是激励年轻艺术家。因此,泰康空间逐渐将重心放在学术研究上,所接受的赞助和支持也是以学术为基础。

 

在学术研究上,最初我们以当代艺术为出发点,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也在寻找当代艺术在整个艺术过程中所体现的“上下文”关系上,当代艺术为何在此时产生?当代艺术的产生并不突兀,与历史有着相当密切的联系,因此在本次展览的主体设置中,我们回溯当代艺术产生的历史缘由,将研究的定位延展至1942年以来的文化状态,这是我们研究的核心,也是现阶段的收藏核心。展厅中,我们能看到上世纪40年代的作品,能看到目前被称为中坚力量的艺术家的作品,也能看到年轻艺术家的作品,这是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脉络。

 

同时,在本次展览中,我们也不希望被认为是一种单纯的“炫富”行为,希望在公众面前呈现一种学术态度。

 

记者:开展后,观众对于展厅中这三部分展览中作品的态度似乎能够代表艺术爱好者的普遍心态。观众对于陈逸飞、吴冠中等名家作品关注有加;对于张晓刚、王广义、蔡国强等中坚力量的作品表示看不懂;而年轻艺术家的作品更是走马观花。您如何看待公众对于作品的态度?

 

唐昕:我认为这与时下的美术教育有直接关系,公众平常接触艺术作品的机会太少了。“革命与启蒙”部分吸引观众目光是因为这些作品与公众距离很近,虽然很多人可能是第一次看到原作,但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对这些作品应该不陌生,同时“80后”年轻人在教科书中也见到过某些作品,因此不会有距离感。

 

“多元的格局”部分中的当代艺术则不同。改革开放后,文化艺术路线与以前不同了,艺术家开始个人化创作,不再服务于社会整体观念,更多地来表达个人愿望,因此这种主观性的加入使得公众感觉与作品产生了距离。同时,目前美术教育依然滞后,艺术在不断推进,但很多人对艺术的概念仍停留在以前的认识上,因此会感觉这些作品很难解读。

 

此外,在“延伸的视界”部分中,公众虽然对于年轻艺术家作品走马观花,认为同样难以解读,但年轻公众与年轻艺术家之间相似的生活经历,可能会更好地帮助他们理解作品。

 

【相关资讯】

唐昕:收藏十年 赞助十年

陈东升:艺术品才是真正的奢侈品

泰康:中国美术馆呈中国美术史发展轨迹

 

编辑:admin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