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石山村:高仿唐三彩的“贼光”
0条评论 2012-07-31 14:46:04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韩少华

在洛阳市孟津县南石山村家家户户都可见到的烧三彩的窑

在洛阳市孟津县南石山村家家户户都可见到的烧三彩的窑

 

1990年代北京文物界曾发生“北魏陶俑事件”——口耳相传之后的说法是:北京潘家园古玩交易市场出现了一批北魏时期的陶俑,以至于多家国家文物单位也对北魏陶俑进行了“抢救性”收购,而其后警方介入调查后发现,所有的“北魏陶俑”都出自河南洛阳北邙山下的南石山村。事实上,直到如今,洛阳市孟津县南石山村,仍是一个仿古作坊集中的村庄,南石山村主要的产品是仿古唐三彩。

 

九朝古都洛阳,在文明的时间历程中聚拢了历代王气,这也导致其在地理上成为如今古墓最多、遗址发现最频繁、文物出土最多的地方。在“收藏热”的催生下,文物贩子遍访村野,既搜罗古董,也唆使农家为其炮制大量鱼目混珠的赝品;而遍及全国各地的考古发掘工作,更是让一些本就擅长烧陶制瓦的农家增广了见识,长进了手艺。此外,炮制家族手艺传承的逸闻或将自己的产品攀附上重大文物赝品事件,更是当地作坊主为了开拓销路而乐此不疲的主要宣传手段。洛阳市孟津县南石山村,就是这样一个作坊集中的村庄,南石山村主要的产品是仿古唐三彩。

 

取北邙墓土做旧

 

一个月前,《东方早报•艺术评论》记者来到南石山村时,日正当午,抬头就看到“高仿文物第一村”红底大横幅挂在大路口。随便走进一家院子,就赫然看到了一座馒头窑,院子一角还摆放着一片三彩小碗,做工倒是并不精致。乍一见自家就能烧窑的,很令人惊讶,但不过30分钟之后,记者发现在南石山村,家家都有烧陶的窑,多的人家甚至有五六座,其中规模小的仅为作坊而已,做得大的则有了工厂的规模。南石山村出产的唐三彩仿品,大部分装箱发往全国各地的订货商,小部分则直接摆在沿着村中大路开设的店面。店面的功能主要是供来访客户观看样品并洽谈业务,陈设样品无一标价,全凭买方的眼光和经验开价。一般来说,达到批量化生产的唐三彩仿品,谈不上高仿,价格也很便宜,按尺寸大小定价,小件几十元,大件两三百元而已。

 

记者了解到,南石山村总共也只不过2000多人,却有70多家唐三彩文物复制或高仿工厂,其中颇具规模的超过20家,小作坊则更是家家都有。几乎每家小院里都摆放着成排的三彩马、仕女、佛像、神仙和武士,在当地人嘴里,它们就是不同型号的商品而已,称呼起来无外乎“马”、“骆驼”和“人”,外加一个“胖妞”(仕女)。这些摆放在外的都只是普通仿品,以假乱真的高仿品则往往秘不视人。

 

高水旺是村子里最出名的高仿者,他早已把作坊升级成了工厂,并注册了洛阳九朝文物复制品有限公司。在高水旺工厂的陈列室里,记者见到了他制作的高仿唐三彩,它们标价不菲,与如此“认真”的价格相对应的则是一个个严肃而正经的名称。一尊高近1米的“贵妇彩绘俑”8万元、1.3米多的“天王彩绘俑”10万元、“三彩罐”2万元、“花头饰歌舞俑”3万元、“三彩走行驼”6万元、“三彩天王俑”3万元、“贴花坐鼓俑”3万元、“三彩八人乐驼”4万元、“5人载乐俑”7万元、“彩绘贵妇俑”9万元、“彩绘抬腿马”4万元。其中大部分只是仅有标价,高水旺的助手告诉《艺术评论》记者:“那是客户拿样子来定制的,制作的时候承诺过限量,目前陈列的仅仅是我们自己保留的样品而已。”其余那些也没有现货,都必须先预定,等完工之后才能交付。

 

编辑:李洪雷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